指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中之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圣(十地)及二圣(等觉、妙觉),合称四十二贤圣。此名称见于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十住指: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十行指: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十回向指:救护一切众生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十地指:逆流欢喜地、道琉璃离垢地、流照明地、观明炎地、度障难胜地、薄流现前地、过三有远行地、变化生不动地、慧光妙善地、明行足法云地。此外尚有无相无垢地(等觉)、妙觉者无上地(妙觉)。又上记菩萨璎珞本业经之四十二贤圣之说,主要系源自华严经之菩萨阶位说而来者,然菩萨璎珞本业经于四十二贤圣之后,又列举十心(十信)之位,天台家即根据此一记载,成立菩萨五十二阶位之说。[佛教经典成立史论(望月信亨)] p163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信定散 信定散二途,定可忻而散可厌。 二、信因果 信所修之因,所得之果。 三、信业报 信所修之业,...Sanxue 佛教教义。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 戒 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又称伎艺天女。乃化身自大自在天发际之天女。容颜端正,长于伎艺。身着天衣,以璎珞严身,两手腕上各有镮钏,左手持...(术语)对于断见思惑离三界,于界外净土受变易生死之法身菩萨教断无明而成佛之法门也。天台立四教,藏通之二教为界...【二种论】 p0023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六页云:复次有二种论。何等为二?一、有我论,二、无我论。无我论有力;有...【勤策律仪】 p1223 俱舍论十四卷三页云:若受离十所应远离;安立第三勤策律仪。何等名为十所应离?谓于前八涂饰香...全一卷。又作十慧、十慧经、沙弥十慧章句。东汉僧严佛调撰。本书正文已佚失,今仅残余序文,收于出三藏记集卷十。道...(术语)起信论分别无明为三种之细相与六种之粗相。...【有对法】 p0542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有对法云何?谓十处。...(衣服)一作衲衣。云粪扫衣。拾取人弃不顾与粪扫均之贱物,缝纳为法衣,故名粪扫衣,亦名纳衣。比丘着之,十二头陀...【唯识九难】 这是小乘外道,对万法唯识教理所提出的九种质难。《成唯识论》卷九载其问答:一、唯识所因难︰此乃据...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净土宗的道理是他力门、果地教,整体而言,净土法门修行的理论,就是要你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你必须专一心念...
有人想:我是生存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难道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吗?难道我不能尽情地谈论政治、战争、经济、体育、文...讲到神通。大家就会联想到飞天钻地、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其实神通并非佛教的专利,因为只要有禅定功夫,那怕是邪魔外...有一个小伙子,初次到工厂做车工,师傅要求他每天车完三万个铆钉,一个星期后,他疲惫不堪地找到师傅,说干不了想回...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用攀缘心念阿弥陀佛,所有的佛号都变成一种攀缘的力量。 为什...午饭后人特别容易犯困,往往无精打采。新加坡《联合早报》最近一篇文章指出,其实午饭后犯困并不是睡眠缺乏,而是与...
若众心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若众生心,开始相信之后的行持,就...
第三个结构段是谈《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古圣先贤,都有慈悲心,都深得佛心,代佛弘化,做如来使,也欲令所...
四十二贤圣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十二章经 | 下篇:四十八使者 |
(杂名)Krośa,又作拘卢。拘屡舍之略。里程名。...
信分(四)
三学(tisrah siksah)
伎艺天
界外教
二种论
勤策律仪
十慧章句
粗相
有对法
纳衣
唯识九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推荐】如何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遮止无意义的话语
神通
给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午餐吃素不犯困

忆佛念佛必定见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