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正行、助行与杂行。于净土宗中,正行,指善导所倡之五正行,或专指五正行中之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助行,指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等四种辅助方法。杂行,则指正行、助行以外之一切诸善万行。(参阅“正助二业”1987、“正杂二行”2005) p198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界建立】 p0191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三卷八页云:问:所说三界,云何建立?为以地?为以处?为以爱断耶?设尔;...(术语)对于永断之称。一时遮止烦恼不使起,谓之遮断。...【表业三种】 p0794 瑜伽五十三卷一页云:复次云何表业?谓略有三种。一、染污,二、善,三、无记。若于身语意...(菩萨)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东方阿閦如来四亲近之一。具名金刚钩王。标如来四摄之德,持钩之三昧耶形。秘藏记末曰...梵名 Dharmaguptaka,巴利名 Dhammagutta, Dhammaguttaka, Dhammaguttika。为小乘二十部中法藏部之祖。又作昙摩鞠多...【死生智作证明】 p0620 集异门论六卷九页云:云何无学死生智作证明?答:以净天眼超过于人,见诸有情死时生时...生死相续,皆由十二有支,谓从无明乃至老死。 一、无明支 以行蕴中无明为体,不取余法,斯乃与行得为因缘,此...梵语 kāya-guhya。三密之一。密教之三密有法佛三密、众生三密之分。法佛三密中,一切形色为身密;众生三密中,修行...(术语)又云淫怒痴,贪瞋痴。染者贪欲,恚者瞋恚,痴者愚痴。即三毒之烦恼也。无量寿经下曰:少欲知足,无染恚痴。...(1908~1947)江苏兴化人。幼年出家于乡里之圆通庵。年十九,入镇江超岸寺玉山佛学社亲炙守培法师。年二十一,于宝...(经名)六卷,秦罗什等译,即华严六经之十地品也。又为菩萨十住经之略名。又为渐备一切智总经之异名。...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原文】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乾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
王阳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曾国藩曾这样评价他: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谒黄梅五祖,为说金刚经而大彻大悟,佛门佳话,人尽皆知。其后历代圣贤,从金刚经及六祖坛经...
在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天等六道轮回的众生中,人们对阿修罗的认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阿修罗的生...
佛法并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则的真理,既然能得到自在的果地,必有其自在的因地。因地是什么呢?即是观。...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所提倡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恩其中的一恩,是要报父母...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你知道障碍是哪里来的?所有的障碍只有从一个地方出来,就是你的内心,你是你自己...1、害人天伦: 男女各有配偶,这是一定的伦常。如果好淫而乱了他人夫妻之伦,致使人夫妻反目,情义破裂。这是披毛带...
正助杂三行
【佛光大辞典】
上篇:正助二业 | 下篇:正见 |
亦名:僧集否 子题:说戒虽界外亦须内集、说恣内外俱集是遮、受忏等法不制外集是开 含注戒本·戒经序:“时有比丘,...
三界建立
遮断
表业三种
金刚王菩萨
昙无德
死生智作证明
十二因缘(二)
身密
染恚痴
震华
十住经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印光大师:对治色欲的方法

王阳明的五大处世之道
持诵金刚经得定要诀

阿修罗的生命状态与投胎业因

果报的不同,源于认知的差别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