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一)身离非心,谓身出家心不出家,身虽参与法侣,心犹顾恋世俗生活。(二)心离非身,谓身在家心出家,身虽受用妻子而心却不生耽染。(三)身心俱离,谓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均无顾念。(四)身心俱不离,谓身心俱不出家,身受用妻子且心亦深生耽染。[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六] p185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流转三种】 p0914 瑜伽八十八卷十六页云:流转故者:复有三种。一、后有因故,二、品类别故,三、现在因故。...(传说)若为财物说法者,死,生天上为智慧鸟,能说法云。正法念经三十一曰:若为财物故,与人说法。不以悲心利益众...(流派)Aparaśaila,小乘二十部之一。大众部中初度之分派也。见宗轮论述记。...【离欲恶不善法】 p1430 瑜伽六十三卷五页云;问:何因缘故,初静虑中,说离欲已;复说远离恶不善法?答:为欲显示...闻经之八种功德。据方广大庄严经卷十二载,即:(一)端正好色,指色身端正,无丑恶之相。(二)力势强盛,指福力威势,...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又称法镜经、甘露鼓经、多界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将法分别为四品,即:界法、处法、缘...空谛、假谛、中谛。空是说空无自体;假是说但有缘生假相;中是说诸法非空非假亦空亦假的中道实理。此三谛是天台宗所...(术语)生佛果之种子也。菩萨之所行名佛种。旧华严经三十二曰: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法华经方便品曰: 佛...【三自性执无执分别】 p0215 瑜伽七十四卷五页云:问:遍计所执自性,执无执相,云何应知?答:此有二种。一、彼觉...【令爱乐】 p0530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令爱乐者:化处中者故。...唐代杨炯撰。描述则天武后于如意元年(792)将盂兰盆分送佛寺之情形。内容共八六七字。首段叙述当日天气、场所,及...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这个你要深...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学习《复盛机师书》这篇文章时,印祖从空间上来讲事事无碍的境界,故善财入弥勒楼阁,入普贤...(一)宗教常识 在世界上,属于全球性而且历史悠久的宗教,只有三个:1.发生于印度的佛教;2.发生在中东的基督教;3....
学佛之人,于三皈、五戒、十善诸义,既已明瞭,当竭力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尤当注意者,任作何...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甚么是佛之知见呢...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大禅林,乃至八大宗派都各有其根本道场。在...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
四类出家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难 | 下篇:四愿经 |
禅林用语。即师家提出质问以试验对方之境地。碧岩录第四十一则(大四八·一七九上):“药忌何须鉴作家?(若不验过...
流转三种
智慧鸟
西山住部
离欲恶不善法
八种功德
四品法门经
三谛
佛种
三自性执无执分别
令爱乐
盂兰盆赋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时空为何是我们的错觉
圣严法师《学佛的基础》

从医者救人危急,当可大积阴功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