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禅(梵 catvāri-dhyānā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之禅定,则色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瑜伽师地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九](参阅“四无色定”1772、“四禅”1843) p184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何等别离相?谓于诸行失增上力,或他所摄执为己有。...【能生未生静虑善法生起正胜】 p0899 法蕴足论三卷八页云:云何未生善法?谓未来四静虑、三无色、及余随一种类...清净之持斋。斋,庄严洁净之意,尤指饮食、动作、思虑、意念而言。据释氏要览卷下载,民间有辰刻饮一杯水,终日不食...(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二愿。说往生极乐之菩萨,有为济度众生游出他方国土者。...(术语)近六波罗蜜之波罗蜜也。菩萨自初地至第七之间,在漏无漏间杂位,因烦恼而故意修行,非任运无功用修行也。此...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故称初法轮...【我有小想】 p0647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四页云:我有小想者:谓执少色为我,或执少无色为我。若执少色为我;彼执...正脉疏云:十信但满其信心,三贤但极其解心,皆非真修也,今修解满极,将入真修,故说加行矣。 一、暖地位 经...为俱舍论所说三种作意之一,亦为瑜伽师地论所说七种作意之一。作意,系指心有所警觉之精神作用。据俱舍论卷七载,凡...(传说)毗奈耶杂事九曰:佛记恶生王于七日后为猛火焚烧,堕在无间大地狱中。恶生闻之,大惧怖。苦母曰:如乞索婆罗...又作六德行。谓菩萨应广修六度行,方能大弘法义。据成具光明定意经所载,即:(一)广施,菩萨怀广大心,深知此身及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问: 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萨戒有区别吗? 大安法师答: 《梵网经》菩萨戒是十重四十八轻...
一、寺庙启蒙 大师俗姓蔡,讳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明代金陵全椒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十月十二日。大师...
聪明睿智的人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讲究道德的人的处世良方就在于谦恭二字。 李叔同所说的以愚和谦自居,确实...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顶山的山门进来的一个引道。这个引道呢特别有一些机关来表法...
昔时,释迦牟尼佛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众比丘聚会共相议论:暴志比丘...
大陆有座龙山寺,是从唐代就有的古剎,听说清朝时代有一时期,寺内的香火鼎盛。为何有此盛况呢?因为寺内有一位以至...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胜缘;布施的功德随着布施者的发心和对境有种种差异,这就需要去审定考量比较布施的...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条恶牛,以后将带给他更多的麻烦,因此...
四禅八定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禅 | 下篇:四禅天 |
【大三灾】 p0240 俱舍论十二卷十六页云:论曰:此大三灾,逼有情类,令舍下地,集上天中。初火灾兴,由七日现。次...
别离相
能生未生静虑善法生起正胜
清斋
还相回向愿
近波罗蜜
四谛
我有小想
四加行
胜解作意
恶生王生入地狱
广六度行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憨山大师参学悟道记

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鳖谋猴肝失挚友

一念诚心的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