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梵语 ?ima 之音译。即戒场、布萨界。又作四摩室。四摩,乃“界”之义,作结界解。为布萨(共住而行说戒忏悔之仪式)等重要行事时,比丘参集之界区。住于同一结界(四摩)内之比丘众,有必须参集于所规定的界区之义务。此系为防范由远地前来参集而过度劳苦,或同一住处有不和合之现象而制定。后世寺院门前之结界石,即为四摩之标柱。[四分律疏(法砺)卷七末、四分律随机羯磨疏卷二上](参阅“结界”5181) p183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迦絺那,梵语 kathina。又作迦郄那衣、羯耻那衣。旧译作赏善罚恶衣。意译坚衣、功德衣。此乃夏安居终了之后,凡四、...(喻)佛法好像舟子一样,能度人出离生死之苦海。...Jie 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真实出家】 p0919 瑜伽二十九卷二十页云:又若自能出离身中所有一切恶不善法;当知是名真实出家。...(图像)弥陀观音势至也。阿弥陀如来为中尊,观音菩萨为左胁侍。势至菩萨为右胁士。见观无量寿经。...全一卷。明代费隐通容撰。桂王永历八年(165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九册。由于青原下之曹洞宗诸师作明宗正讹、摘...谓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位于韩国庆尚道永川郡巨余面新兴洞。今仅存古塔一基,塔乃新罗时代所建,其高除露盘约四公尺许,形状似佛国寺塔。 ...又作花形坛。系密教所用,四面雕有莲华之方形大坛。其坛上列轮宝、羯磨、五瓶、铃、五股杵、香、花、灯、涂等修供养...(385~433)梵名 Dharma-raksa。北凉译经僧。又作昙无忏、昙牟谶、昙无罗谶、昙摩谶、昙谟忏、昙罗无谶。意译法丰...(杂语)思惟缘念也。金光明经上曰:入大寂空三昧,思缘放大光明。...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
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对佛教的伤害都是相当的重大,所以菩萨应该要修「忍」辱波罗...
人的生命在呼吸间,但我们不能只是知道会死,我们要好好地活。因为知道会死,所以我要珍惜每一天。如果我有对不起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按照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方式去做。只管自己埋头苦干,为边上你认为不能干的人拾遗补漏,把他们...
莲池大师谈千佛衣 近世袈裟上遍绣诸佛,云千佛衣,此讹也。佛像止宜顶戴在首、负荷在肩而已。悬挂胸膈,已涉亵慢。...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有了这样的语言,慢慢就会付诸于行动,行为做多了...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凉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布袋和尚的一首经典禅诗。这首禅诗,布袋...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大智度瓷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若有人沉缅于男女...
昌臻这一次有这个缘法到广德寺来参学,也能够与各位同修大家在一起来学习佛法感到非常高兴。广德寺是四川著名的丛林...
四摩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慧 | 下篇:四暴流 |
(书名)二卷,明释传灯述。其自叙缘起曰:惟念近日楞严正脉,大非天如禅师会解,因而波及天台。耳食之流,易为眩惑...
迦絺那衣
法舟
戒(sila)
真实出家
弥陀三尊
五灯严统解惑篇
圆通
九岩寺
华形坛
昙无谶
思缘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推荐】当遇到逆缘时,要观照两件事情

因为知道会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生活处处是佛法

穿千佛衣如法吗

造作的善恶业必由自己承担
退步原来是向前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