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梵 dhyāna),乃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正审思惟,定慧均等之情态。大乘入楞伽经卷三集一切法品举出四种禅,即:(一)愚夫所行禅(梵 bālopacārikaj dhyānam),谓声闻、缘觉诸修行者了知“人无我”之理,观察自己与他人之色身均为苦、无常、不净之相,乃至入于“无想灭定”之境。(二)观察义禅(梵 artha-pravicayaj dhyānam),谓既知自共相的“人无我”之理,亦远离外道之自他各种造作,而随顺观察“法无我”之义。(三)攀缘真如禅(梵 tathatālambhanaj dhyānam),谓若执著于前面二种禅境,而妄分别二种“无我”,即是虚妄之念;若能如实了知彼虚妄之念,并不令生起,则为攀缘真如禅。(四)诸如来禅(梵 tathāgataj ?ubhaj dhyānam),谓住如来地,自证圣智三种乐,为利益众生而示现不可思议之业用。(参阅“禅”6451) p182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四谛中之灭谛也。成实论一谛品曰:以一谛得道,所谓为灭。三论玄义曰:就成实义,但会一灭,方乃成圣。归敬...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盗天杀天,同得兰者;盗畜杀畜,如何轻重?’答:‘畜保命重,于财轻故。’”行宗记释...【三种诸受欲者圆满差别】 p0222 瑜伽八十六卷十一页云:复有三种诸受欲者,圆满差别。由是因缘,诸受欲者,恒常戏...念佛(梵 budhānusmrti),即忆念佛之意,又转为观念佛之相好或唱念佛之名号。据宗密之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举...(名数)三部之教令轮身也,佛部之忿怒为不动,莲华之忿怒为嚩诃钩,金刚部之忿怒为军荼利。见诸部要目。又佛部为阿...天台宗的用语,全称三千法、三千法门、三千世间、三千诸法。三千者,由地狱乃至佛之十法界,依圆融之理,十法界中的...(经名)一卷,元魏吉迦夜译。说菩萨十地之治法。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也。...【相续差别】 p0838 瑜伽一百卷十五页云:云何建立相续差别?当知相续,略有四种。自他根境有差别故;立四相续...谓如舌根。应说其相。...(名数)有十法而成止观也。又名十乘观法。...指设立于边远地方之授戒坛。又作边国戒坛。为“中国戒坛”之对称。佛所制定之戒律,广行于各地后,因风俗习惯不同,...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问: 如何分别布施的物品? 答: 应布施众生所需物品,功德为大。若众生缺米和油,应施米油。若众生缺药,应施药或...问: 请问师父哪些属于业障病?业障病是现代医学(中西医)无法治疗的么?佛法是如何治疗的? 宏海法师答: 阿弥陀...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的命里面所固有的,都直接牵涉到因与果的关系。佛说,所有一切...
现在汝等虽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这里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求往生的愿不恳切的话,那就好像入大海而...诸位法师、诸位新戒子: 大家阿弥陀佛!这一次三坛大戒的因缘非常殊胜!大师慈悲,特别为我们佛教的下一代举办...
一位年青的西方僧侣刚到阿姜查的森林寺院中的一家分院,并请求准许留下来修行。 我希望你不怕受苦。阿姜查事先声明...
酒在五戒中有,八戒中有,乃至比丘菩萨戒,无一不戒酒。但是酒的本身,并非罪恶,故饮酒皆属遮戒;由于酒能使人犯戒...大家看到本焕也不打香板,也不站着讲话,要坐着讲话,这个是什么?这个叫老苦。过去不是这样。过去从49年开始当方丈...
四种禅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种缘起 | 下篇:四种声闻 |
(人名)此仙有通力,停十二年恒河之水置于耳孔之中。见涅槃经三十九。梵Agastya。...
一灭
盗杀二戒天同畜异
三种诸受欲者圆满差别
四种念佛
三部忿怒
三千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相续差别
舌处
止观十法
远国戒坛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布施大众什么物品功德最大
哪些病是属于业障病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这个才是往生的关键
慧律法师《修行人的通病》

快乐如果是真的,那它就不应该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