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谓四种不能成立之过失。又称四不证过。在因明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三支作法中,为“因”十四过中之前四者。与六不定、四相违相对。即:两俱不成(梵 ubhayāsiddha)、随一不成(梵 anyatrāsiddha)、犹豫不成(梵 sandigdhāsiddha)、所依不成(梵 ā?rayāsiddha )。于因明论式中,立者(立论者)所立之“宗”是否能成立,其“因”必须具足三项条件,即:(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异品遍无性。然上记四项过误仅具有后二条件,而缺乏“遍是宗法性”,故构成“不成”之过失。又于古因明中,若论及“不成之过”仅立两俱不成与随一不成,自陈那以后之新因明,始有四不成过之说。[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一(文轨)](参阅“三十三过”513、“因明”2276) p16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云何依出离?几是依出离?为何义故观依出离耶?谓依耽嗜相违是依出离义,乃至无染有尔所量,出离亦尔,为舍执着离耽...子题:十善四弘劫初便有、世善、戒善、轮王、梵王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故萨婆多云,三归五戒,乃至别脱;由佛出...【九种相戒】 p0091 瑜伽四十卷一页云: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行戒。四...又作半满教、半满二字教。即半字教与满字教之并称。半字,原指梵语之生字根本,即字母;满字,则指集合字母所构成之...(譬喻)譬信心之澄净似清水,故云信水。又信心之水,能洗除疑念之垢,故称之曰信水。演密钞三曰:若先习垢深则不染...书名,是根本的律藏,在如来灭后结集三藏的时候,优波离尊者在一夏九旬之中八十番诵出,故名八十诵律。...(名数)即初善,中善,后善。谓佛说法初中后之三时。皆为善味也。乃七善中之时节善。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初善...【放大光明】 p0797 瑜伽三十七卷六页云:放大光明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以神通力,身放光明。或有一光,往...谓有一类。实不诵持经律对法。广说乃至。实非证得八解脱者。而欲令他知已实是诵持经律对法等者。因斯而得供养恭敬尊...【如理作意】 p0578 法蕴足论一卷二十二页云:云何名为如理作意?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增上缘】 唯识宗所立四缘之一。乃一切有为法,生起或结果之间接原因,凡有强胜之势用,能成为他法生起、结果的助...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它。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而已。但是,它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清...
在《坛经》中,顿与渐的问题,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要问题。六祖大师正是围绕这一问题来展开他一生教化的。因此,学禅...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苟非能然,先从...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 而有些居士表面上学佛,但实际上却障碍我们!如果你身边有这四...
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领兵将父王罢黜,并且杀死了兄长祇陀太子,自立为王。 有一恶...
很多人婚姻不幸福,有的是命定的,更多的是自己作出来的。自己不惜福,肆意挥霍,再大的福也经不起折腾的。下面谈谈...
四不成过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不生 | 下篇:四不见 |
中国佛教学派。亦称毗昙宗。起于南北朝。以讲习说一切有部阿毗昙义学而得名。其学者称毗昙师(阿毗达磨师)。说一切...
依出离
归戒功胜
九种相戒
半满二教
信水
八十诵律
三善
放大光明
恶欲
如理作意
增上缘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一生定要美丽一次

《坛经》中的顿与渐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戒除骄慢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佛法对治八种通病
琉璃王与释迦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