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谓方所;诣,谓所至。即谓事物之方针。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一(大四○·二上):“薄知方诣。” p144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但三衣十利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论云,但有三衣,更不畜余衣,有十利。一、于三衣外,无求受疲苦;二、无...子题:诸律先和后欲、四分先欲后和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诸律先和后欲,由取答缘以应欲务也。四分先欲后和,文如...发起誓愿之意。又作发大愿、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总指发求佛果菩提之心(菩提心);别指完成净土,以救济众生...【寂静居处】 p1018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四、寂静居处。谓无余烦恼寂静。为安立一切苦不生义故。...(譬喻)扣鼓诫兵进众以譬佛之说法为诫众进善者。法华经序品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无量寿经上曰:扣法鼓,吹法蠃...五轮三昧之一。三昧,禅定之异称。指梵行者修禅定而起之智慧。此智慧圆融无碍,能摧破一切烦恼,犹如风之空行自如而...全一卷。南朝齐时求那毗地译于永明十年至建武二年(492~495)。又称须达长者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叙说佛陀为...中国佛教宗派。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杂名)译曰一切烦恼。见大日经疏十。梵Sarva-klesa。...【胜义谛空有七种】 p1105 瑜伽九十二卷十九页云:若说恒时一切诸行,唯有因果;都无受者、及与作者。当知是名胜义...又称吉祥天悔过法、吉祥天女法、吉祥悔过法。即于每年正月,以吉祥天为本尊,诵念金光明最胜王经,以忏悔罪过,及祈...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
根据佛教所说,人是由五蕴构成的:色、受、想、行、识。 每天我们会有很多感受。有时候我们很快乐,有时候很痛苦,...问: 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大安法师答: 现...
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
原文: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则安乐无量,近来兵火连绵,吾人幸未罹此,虽有病苦,尚可作欲出苦之警策,则但...有一次,我到宝鸡开会,路过文化宫门口时,碰见一个男孩约十八、九岁(河北口音)背着四只约20余年龄的大乌龟,在街...
问: 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得一心不乱,并说:假若未得一心不乱,临终的时候是否会往生...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像摩诃波阇波提、莲花色尼、耶输陀罗、末利夫人、妙龄童女...
方诣
【佛光大辞典】
上篇:方等忏悔 | 下篇:方荣升 |
(术语)凡佛教之经典有五人之说者,佛说其一也。佛说者,佛之金口自宣说法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如来是诸法之王,...
头陀但三衣十利
欲和先后
发愿
寂静居处
法鼓
风轮三昧
须达经
法相宗
萨婆吃隶奢
胜义谛空有七种
吉祥悔过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在家居士怎样正确称呼出家人

快乐与否取决于觉照
受戒后犯戒,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
乌龟感恩 惊呆卖龟人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