憍梵波提入于水定而涅槃时所说之偈。据大智度论卷二载,憍梵波提为舍利弗之弟子,住于天上尼利沙树园,佛陀入灭后,摩诃迦叶为结集三藏而召请之。憍梵波提闻佛及舍利弗、摩诃目犍连俱已灭度,乃入禅定,身中出水,流至大迦叶之所,而于水中发声说偈云(大二五·六九上):“憍梵提稽首礼,妙众第一大德僧;闻佛灭度我随去,如大象去象子随。”另于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上所载之水说偈略异,其偈云(大三七·三三六中):“憍梵波提头面礼,妙众端严第一像;象王既去象子随,大师入灭我亦灭。” p149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晋代僧。生卒年不详。北方人。与毗浮同时,俱享盛誉。钻研经义不辍,常效法高邑(河北柏乡县)竺法雅之行仪,并...密教观法之一。即依序观本尊之种子、三昧耶形及尊形。又作种子三昧耶形尊形观、种三尊缘起观、种三尊转成观。真言密...(一)指像法时代之教化。佛教于佛陀入灭五百年后传来中国,时值像法时代,故称当时佛教之教化为像化。[大唐西域记序...【信等五根于清净品增上】 p0871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二卷十一页云:信等五根,于清净品增上。如说:信生能归趣...(人名)Girika,人名。译曰山。见阿育王经一。...佛说般若经,分为共与不共两种,能共通于声闻缘觉菩萨之法的,叫做共般若;只谈菩萨所行之法的,也就是不共通于声闻...(术语)西方净土之德称也。谓大乘为成就善根功德之国界。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力生于其土者。自然成就作佛之善根功德也...【光明相】 p0628 瑜伽十一卷二十二页云:云何光明相?谓如有一,于暗对治,或法光明,殷勤恳到,善取其相,极...顺,随顺;喻,譬喻。即随顺世谛,自小而大,次第作喻。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九列举八种譬喻之法,顺喻乃其中之第一喻。...即佛陀所宣说教法,经阿难等结集之,初以口传,后以文字记载,举凡文句、书籍,均称为经典。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术语)Stūpa,同于塔婆。译曰庙或坟,玄应音义十曰:偷婆,经中或作兜婆,或云塔婆,或言薮斗波,皆讹也。正言窣...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在劫初时期,世界将要形成之时,福报将尽的光音天天人,化生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以欢喜为食,全身光明,以神足通自由...
明色阴相 首先看色阴─就是一切的物质世界,包括内在的根身、外在的山河大地、草木房舍等等,都叫色阴。 体因想生 ...问: 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号,但是仍然会有生病、烦恼,或遇到种种障缘,这是因为他没有...
人生一世,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将会是与众不同,做个真诚善良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别人真不真诚,善不善良你不...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
素食并不必然成为健康饮食。吃素同样有营养平衡问题,如果搭配不当,不仅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也不一定会降低疾病的...
从一种道德文化的层面来看,这个轮回和三世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立道德的一块重要基石,也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三皈依的问答 问: 什么叫做三皈依? 答: 皈是归向,依是依靠,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问: 怎么皈...
水说偈
【佛光大辞典】
上篇:水精 | 下篇:水轮 |
(术语)华严之圆教,虽与法华之圆教相同,然其圆教兼有别教之粗,不得谓为纯一,故不得如法华名为妙。譬之曰二俱犯...
昙相
种三尊观
像化
信等五根于清净品增上
耆利柯
不共般若
大乘善根界
光明相
顺喻
经典
偷婆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我们的色身从何而来
念佛能消业障,为什么还会遇到障缘

让善良的心与生命同在
圣严法师《爱情的智慧》

【推荐】吃得不得法,素食不一定能带来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