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起心而攀缘外境,即认识心外事物之意。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六上):“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 p141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初篇二篇,同坏众一,假僧治罚;何故初篇着后亦如是,二篇则无,意有何义?’答:‘初...又名遍行心所,乃周遍起行之意,心若生时,此五心即相应俱起。 一、作意,即注意,也就是留意,它领导心识去攀...(术语)别教三谛观之一。...(修法)读仁王护国般若经,而修之祈祷法也。日月,星辰,火水,大风,灾旱,兵贼七难兢起时,则行此法,亦有平生修...【利益安乐诸天及人】 p0704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为利益安乐者:谓于彼起所有善行,无损恼行。所言人者:谓...(1043~1121)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自幼即锐气倜傥,日诵万言。初任通州主簿,一日入...【摩诃拘絺罗】 大论云:秦言大膝。摩陀罗次生一子,膝骨粗大,故名拘絺罗。舍利弗舅,与姊舍利,论义不如。俱...梵语 mahotikā。音译摩呼荼迦。又作欢喜丸。乃以酥、面、蜜、姜等调和制成之食物。印度自古以来即以之为食物之一。...云何有色?几是有色?为何义故观有色耶?谓色自性故、依大种故、喜集故、有方所故、处遍满故、方所可说故、方处所行...(人名)Saṁghayaśas,论师名。译曰众称。因明大疏一曰:僧伽耶舍,此云众称,特善萨婆多及因声明论。...何等无相行菩萨补特伽罗?谓住远行地中所有菩萨。...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问: 法师开示的净业三福很好,但是做起来就好难,对现今佛教形势,如能人人修净业三福,佛教就兴盛了,请法师开示...
假设我们以这一念凡夫的心去观察,我们只是就着它的一部分,偏重一部分来说明。我们这一念心有可能是有,它有它的正...
以蕴为观察对象 所谓认识生命的状况,说到底就是认识蕴,认识自身这一堆的色、受、想、行、识内容到底是什么状况,...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从内心里头要有【安详】两个字。要能够...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首菩萨所宣说,阐述佛之因行果德,广大圆满、...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须接受;但是在忏悔心生起之后、愿心发起之时,未发生的果报也...有一位师父在蒲团上静坐,身旁站立一位侍者。 门外,比丘的两个徒弟在辩论佛法。佛法是要人离我执的,他们争论着说...
末法时期持戒的障缘极多,知见是最主要的问题,以下重点谈一谈现代人在戒律方面常常犯的一些邪见。 一者,易位用法...
心缘
【佛光大辞典】
上篇:心慧 | 下篇:心莲 |
(人名)妃名。译曰金鬘,阿育经四曰:于遮那翻金,摩罗翻鬘。于为干之误。梵Kāṁcana-mālā。...
戒本初篇着后亦如是二篇则无
遍行
从空入假观
仁王经法
利益安乐诸天及人
张商英
摩诃拘絺罗
欢喜团
有色
僧伽耶舍
无相行菩萨补特伽罗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透视轮回生命的状况
慧律法师《幸福与安详》

持诵《华严经》的感应,到底有多么不可思议

消灾和延生的原理是什么
傲慢与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