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心印”,原指佛心印,系语言文字所无法表达之佛陀自内证之心地。昔时,佛陀于灵山会上,手拈一花,于八万大众之中,唯有摩诃迦叶一人独会其意,乃破颜微笑。此一“拈花微笑”之故事乃成为师徒之间两相契合之典型代表;于禅宗,历代祖师之相传亦多强调超越语言文字之教外别传,此种师徒相契、以心传心之情形,称为传心印、心印,后亦称心心相印。然今所用“心心相印”一语,仅系套用佛家“心印”二字,讹转其意为男女情意相投、心灵彼此感通。[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传法正宗记卷一、联灯会要卷一] p139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jīvajīva, jīvajīvaka, jīvajjīva, jīvajjīvaka。巴利语同。又作耆婆耆婆迦鸟、时婆时婆迦鸟。意译作...(术语)Upāyakauśaiya,又作沤和俱舍罗,伛和拘舍罗。译曰方便胜智,善巧方便,方便善巧。法华义疏四上曰:外国...(术语)法被遮止遣去,不使存立也。如心外之法,遮遣为空。...(术语)Nālaya-maṇḍala,那为无之义,阿赖耶为依处之义,曼荼罗为道场之义,即无依处道场也。阿赖耶无染分之依...【由何能入所应知相】 p0523 摄论二卷十七页云: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谓三种相、练磨心故;断四处故;缘法...又名大乘,为五乘之一,即修六度万行圆满自他二利以达到佛界的教法。...即酒味。我国北方人呼酒味为两。[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二、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二] p4336...(杂语)译曰市廛。见玄应音义二十三,唯识演秘四末。梵Avacara。...(780~877)唐代僧。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又称道踪。江南人,俗姓陈。居睦州(浙江)龙兴寺,晦迹藏用。常织蒲鞋,...(名数)又名二十八生。谓欲惑九品润二十八生也。...(1261~1313)日本临济宗僧。信浓(长野县)人。初时,师事镰仓圆觉寺无学祖元、京都东福寺之无关普元。后入南禅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也是为一切苦的根本,因为一切苦皆由生死而来的,没有生死就没...
昔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有梵志兄弟四人,皆已得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四...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我们不住相而行布施,我们什么都不执着,三轮体空去布施,这个...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农夫耕种有三种需要随着时节来进行的工作,哪三种呢?就是耕田、溉...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在古代是太子的老师,属于极高的官职。他的先祖,世世代代以济...九华山有位老尼师,年纪已136岁,身体健朗,从出家至今,从不讲任何闲话,开口闭口一句阿弥陀佛; 有人问她话,若有...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生命是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越用功,佛念得越多、拜佛越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
心心相印
【佛光大辞典】
上篇:心心所 | 下篇:心月 |
梵语 vyatireka。因明用语。“合作法”之对称。又作离、遮遣。即于因明论式中,就异喻所为离异简滥之作法。其规则为...
耆婆耆婆鸟
沤和拘舍罗
遮遣
那阿赖耶曼荼罗
由何能入所应知相
菩萨乘
酒两
阿缚遮罗
睦州道明
二十八有
规庵祖圆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神通不敌生死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时节因缘成熟,自然不起烦恼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能守住口业,则成佛一半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