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五五声、相随声、五句。悉昙体文(子音字)之前二十五字,依其音出处之不同,分为牙、齿、舌、喉、唇等五类,故称五类声。(一)等五字,牙声,即喉音(gutturals),由喉所发出之音。(二)等五字,齿声,即腭音(palatals),舌端与上腭接触所生之音。(三)等五字,舌声,即龂音(linguals),舌端与上腭齿根接触所生之音。(四)等五字,喉声,即齿音(dentals),舌端与齿接触所生之音。(五)等五字,唇声,即唇音(labials),两唇间之破裂音。(参阅“悉昙”4564) p121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子题:善知识、含识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拒劝学戒七十一。凡行不自成,必须训导,方能策进修善,有趣...【三相生起恶作】 p0206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一页云:复次由三种相,生起恶作。一、违越所学增上故。二、誓受法律增上...为“通惑”之对称。指三惑中之尘沙、无明二惑。因系别教菩萨之所当断,故称别惑。菩萨教化众生,须通达如尘如沙、无...【近住律仪五支所摄】 p0822 瑜伽五十三卷七页云:略说近住律仪,由五支所摄。何等为五?一、受远离损害他支,...(名数)华严经十地品所说,依此而谈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之义。华严宗之至相,大发挥之。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有二义:(一)藏,指经殿,即收藏大藏经之建筑物;藏下,即指建筑物之下。(二)藏,指管理藏经之藏主,其下之职僧,称...又作悭贪心。为六蔽心之一。心为悭吝贪餍之惑所迷蔽,而不行布施;又虽行布施,亦不能以好物与人,称为悭心。[大智...(术语)因明学与宗义相异之品类曰异品,即用于异喻者。入正理论曰:异品者。谓于是处。无其所立。...盛经之箱,引伸为通达经典之人。释氏要览卷中(大五四·二九三上):“经笥、法将,并五印度学人,称奘法师。”大唐...(名数)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术语)依慧见而生之深妙义理也。无量寿经上曰:愍念众生,问此慧义。...大悲咒修持仪轨...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
有一个大富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取用不尽,尤其妻子贞美贤慧,更使他欢喜。 长者结婚多年才生下一个儿子,自然...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 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问: 共修念佛分男众念,四音后停下来后接下来女众念,如此轮流,是否有间断之疑,不符势至菩萨的净念相继。 大安法...中国古代信佛的官员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信仰和最有慈悲心的地方官。他在官场生涯中,始终心怀无限慈悲...
佛还同时告诉我们,修十斋日,这是对没有时间修行的人,说你抽这十天做点好事,做一件比你平常做十件还多。 十斋日...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好发心受戒, 很多净土宗的人,过度的骄慢,说我心中有佛,我...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性感受。老子没有使用幸福的概念,但他认为,有一种合于天道、...
《无量寿经》中,释尊悬记: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
五类声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类说法 | 下篇:五愿 |
(术语)谓人之形骸存续之期间也。又名一期,一生涯。...
拒劝学戒制意
三相生起恶作
别惑
近住律仪五支所摄
六相
藏下
悭心
异品
经笥
六尘
慧义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一言一行皆成因种:呻号比丘的口业果报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这样共修是否不符合净念相继
暗施慈悲与后人--白居易

每个月这十天做好事,功德都能加倍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老子论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