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饰清净法界之五种庄严法。即:(一)精进,以远离二边之垢而住于极理者为精,以勤策于清净法界之中者为进。(二)明王,乃表示三部诸尊之本誓愿力,即明可以诸佛之三昧道为所依者。(三)除障,即息灾法,能寂六道及三乘等之三惑三障,故称除障。(四)成就诸勇猛事,即调伏法,能降伏凡圣无始以来之怨敌,今随能伏之法,故名为成就诸勇猛事。(五)成就一切真言,即增益法,能满足凡圣一切之所乐,故称成就一切,以能成就之法作为真言。以上五者为密教苏悉地羯罗经一经之纲要。[苏悉地羯啰经卷上、苏悉地羯啰经略疏卷一] p115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Maskarī-go?āliputra,巴利名 Makkhali-gosālaputta。为古印度六师外道之一。又作末羯利瞿阇离子、末塞羯利...全一卷。宋朝法贤译。又作八大摩拏罗经、大乘八大曼拏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属于八大菩萨法,内容系观自在、慈...(术语)智度论所说十一智之一,观见欲界苦集灭道四谛法之无漏智也。是初知法,故名法智。又知现在之法,故名现智。...Jingdechuandenglu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30卷。宋景德元年(1004)东吴道原撰。灯能照暗,禅宗祖祖相授,以法传人...(术语)如来藏之实理。止观十曰:实相即如来藏,无量客尘覆此藏理,修恒沙法门显清净性。...即代替他人烧香或上香。又代为烧香或上香之人亦称为代香。 p1546...(杂语)Kāraka,译曰作者。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迦字,即知诸法中无有作者。迦逻迦,秦言作者。...(名数)女子从父母从夫从子,谓之三从。四十华严经二十八曰:处女居家从父母,笲年嫡事又从夫,夫亡从子护嫌疑。贤...嫉结者,谓耽着利养不耐他荣发起心妒,嫉结所系故爱重利养不尊敬法,重利养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凡四卷。隋代灌顶编纂。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此书初由沙门智寂纂集天台智顗之遗文及碑文等,书未成而逝,灌顶继...(一)宝雨经卷五所载日喻菩萨之十种善法。即:破无明暗、能觉悟有情、光耀十方、出现善法、诸漏灭尽、能作光明、映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世有邪见之人,不知因果,有同时因果、现生因果、隔世因果三种之别。时常拨无因果,此为破见,是大罪过,不独自误,...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在修证上...
过去有位沙门,请一位在家的剃头师为其剃头。剃完头,剃头师恭敬地顶礼沙门,并发愿:愿我来世心地光明、清净皎洁,...最近一项研究调查了2533名45至60岁的健康男性及女性,统计了他们的蔬果摄取量。13年之后,研究人员依照摄取量将他们...
前面讲过第一依法不依人,现在来看看第二依义不依语。 佛的经典,是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但不能执著于这个语言文字,...
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才可有成就。如果只修福或只修慧,便偏离正道,不能福慧圆满。 曾有师兄...
佛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哪四种呢? 第一是年幼时面容姣好,光鲜美貌,头发乌黑、牙齿洁白,皮肤...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过着穿皮吃肉...
五庄严法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眼 | 下篇:五处加持 |
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烦恼,伺隙侵人,惟至圣能随缘省察,不为所困,是觉察义;在理障...
末伽梨拘赊梨子
八大曼拏罗经
法智
景德传灯录
藏理
代香
迦逻迦
三从
嫉结
国清百录
十种善法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莫道为恶不报,只因时节未到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恭敬的剃头师
摄取大量蔬果,能增强记忆力

四依法之「依义不依语」

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