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止观之正说,广立十科,称为十广,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种分科,称为五略。(一)大意,内含五略,即:(1)发大心,修止观须先发菩提心,故阐明四弘誓愿,揭示十广中前六章之大意。(2)修大行,阐明四种三昧,揭示十广中第七止观之大意。(3)感大果,即修观之结果,阐明由“观行”,经“相似”而至于“分真即”之位,则感得大果报而八相作佛,揭示十广中第八果报之大意。(4)裂大网,感大果之后,趣于化他,宣说五时八教,故为阐明破邪见大网之大用,揭示十广中第九起教之大意。(5)归大处,化他之事既毕,即归于三德秘藏之大涅槃,故揭示十广中第十旨归之大意。(二)释名,解释止观之名。(三)体相,说明止与观并非别体,乃同一法性之寂照二用。(四)摄法,阐明止观二法中摄入恒沙无量之万法。(五)偏圆,阐明尔前四时三教之止观皆偏,唯今教之止观独为圆妙。(六)方便,为修观前之加行方便,即广明二十五方便。(七)正观,阐明正修止观之相,揭示十境一一可修十乘观法之旨,但此章未竟,智顗归寂,故本书中缺果报以下之三章。[摩诃止观卷一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卷一之三] p115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身体展张而移于他也。四卷楞伽一曰:展转相因。无量寿经下曰: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唯识论八曰:以...【拨无第八识及一切法不应道理】 p1344 成唯识论三卷十七页云:有执大乘遣相空理为究竟者。依似比量,拨无此识及一...(天名)大梵天为初禅天之王,故曰大梵天王,略曰大梵王,亦曰梵王。色界十八天之通名,然以就初禅梵天之王而言,为...出自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由十字而成佛顶尊之真言,故称十字佛顶真言。印相:二手内相叉为拳状,二大拇指并屈入掌...【一切种妙智】 p0007 瑜伽五十卷十二页云:云何如来一切种妙智?谓诸如来,以要言之;于三聚法,现等正觉。何...又作回向轮陀罗尼、回向陀罗尼。以诸善根回向一切众生,而消灭彼等恶业重罪之陀罗尼。其真言为:唵(oj,归命)娑么...马所食之麦。佛尝受阿耆达王之请,至彼国结夏安居,遇灾荒,谷米昂贵,受贩马人供养,与五百比丘共食马麦三月,为佛...(术语)心与心所也。心为身识等之心王。心数者新曰心所。为心王所有贪瞋等多数之别作用也。维摩经五曰:遍知众生心...即六通中之宿命通。能知宿世的事为智,智力自在无碍为通。...【正断作意】 p0503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正断作意者:谓由此故;俱作二事。卽遍知所缘,复能断惑也。...梵名 Gautamī,巴利名 Gotamī。又作憍昙弥、瞿答弥、乔答弥,或作瞿夷、裘夷。为印度刹帝利种族之一姓,即瞿昙(...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为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亦为了确保在往生时,不发生障碍,一切志欲生西的人,除了念佛之外,还要多多注意「善根福...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一偈,在佛经中是作为七佛通戒而提出的,它概括了佛教的基本精神,是佛教...有一次,许伟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途中经过一间卖鱼店,鱼台上面放着一堆鱼,旁边摆着一束用来绑鱼的茅草。 许...
有一次,佛告诉阿难:我现在在大众当中,简要说明造塔所得的功德,你要一心专注聆听、善加思惟。 假使,有像四天下...一、出生于一九三○年的中国大陆江苏省,俗家姓张。在我身后,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
这个思惟死殁无常,它所对治的是对今生生命的五欲的爱取,今生爱取的对治。身世无常,幻缘虚假,人世间很多的快乐都...
疏文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即是全体一心,心包众德,常乐我净,本觉始觉,真如佛性...问: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这个观点是否是由佛陀亲口说出来记载在《大藏经》里的?或者这只是祖师们的建议,这是否落...
五略十广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瓶灌顶 | 下篇:五众 |
梵名 Sajjīva,巴利名同。又称更活地狱、又活地狱、更生地狱、想地狱。为八热地狱之第一。因罪人于此地狱中受苦而...
展转
拨无第八识及一切法不应道理
大梵天王
十字佛顶印真言
一切种妙智
回向陀罗尼
马麦
心心数
宿命智通
正断作意
瞿昙弥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欲往生极乐所应修习的三种福业

何等偈能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选择益友的重要

造佛塔胜报缘起
圣严法师遗言

向外攀缘,人生无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