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印度古代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之一;属于计执过去而起之分别见解。即针对不死(一说为所事之天)之问题,自己并非如实了知却矫乱回答他人者。此类外道共有四种,故又称四种不死矫乱论、四不死矫乱论。即:(一)就善恶业报之问题,随一己所理解者而答覆他人。(二)就他世有无之问题,随问者之所见而答以如是如是。(三)就善不善法之问题,答以非善非恶。(四)取他人之见解而作为问题之答案。此类主张相当于外道十六宗中之“不死矫乱宗”。[长阿含卷十四梵动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九、大乘义章卷六](参阅“六十二见”1241) p96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密宗修法时之主要领导僧侣。又称大阿阇梨、大阿阇梨耶、大阿。助修者则称小阿阇梨。冠上“大”字,系表尊崇之意。与...(术语)于现在一生之间,经历三往生也。第二十愿,闻名系念之众生,果遂其志愿,以三生果遂之义释之。然真宗以今生...【自性增益】 p0598 瑜伽八十卷三页云:何等名为自性增益?谓差别增益为所依止,由诸愚夫遍计所执所有言说自性...(杂语)祖师之存慧命者。临济录曰:你心心不异,名之活祖。...(名数)谓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也。仁王护国经疏曰: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皆称贤者,此就别教而论,盖诸位...(一)为“能作”之对称。指身、口、意三业之发动造作。身、口、意三业为能作之主体,为彼等所造作者即称所作。无量寿...金刚针,梵名 Vajra-sūci,音译嚩日啰苏脂。西藏名 Rdo-rje-khab。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外列南方第三位之...罪重,谓诸恶业中之最重罪,即破僧之虚诳语,为罪中之最大者。大果,谓诸世间善业中之最大果,即感非想非非想处之思...梵语 paca vedanāh,巴利语 paca vedanā。指五种觉受。(一)随触之领纳分为五种。依俱舍论之说,五受即:(一)苦受...(术语)六神通之一。俱舍论云:宿住随念智证通,自在知宿世生命行事之通力也。...欲界中的有情,为六道众生之一,思虑最多,因过去世中曾修中品十善之因,故今世召感人道之果。...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且说佛陀灭后,后世不见报身真佛。那时优填王因思念佛陀,就...
世间人都要讲积蓄,那积蓄的东西大概有三种类别:有一种积蓄,是别人可以夺得去、自己带不去的东西。 第二种积蓄,...
那天,天降大雨,他依约搭公车去赴会,车上乘客拥挤,心情不耐中,突然觉得某人的雨伞尖碰到了他的脚踝。 他本想转...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根,实难深生正信。勿道儒者不易生信,即通宗通教之知识,亦每...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六一年古十二月十二日,在中国佛教圣地陕西合阳县乳罗山下赤东...
昨天《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一文,有关孝亲的话题,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关注,例如:出家之后,如何行孝呢?放不下家如...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试看本师释迦牟尼佛...
不死矫乱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不死矫乱宗 | 下篇:不死药 |
乃指摩诃止观卷一上所述不同发心之十种众生。即:一为火途道,二为血途道,三为刀途道,四为阿修罗道,五为人道,六...
大阿阇黎
一生果遂
自性增益
活祖
三贤
所作
金刚针菩萨
罪重大果
五受
宿命通
人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有一种积蓄,是自己能带的去,别人夺不走

【推荐】会伤害我们的是对事情的想法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念佛难于往生的原因

【推荐】印光大师画传

出家与行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