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众对比自己多五年(五夏)以上戒腊者之尊称。唐代道宣所述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一书列举二十二条对大己比丘应注意之事项,即:(一)须带袈裟纽。(二)不得通肩被袈裟。(三)不得邪脚倚立。(四)不得垂手立。(五)不得非时喧笑。(六)立时如“事师法”所规定者。事师法为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中所列举之第三大项,内共举出五十一条事师时所应注意之条文。(七)若有教诫,当须设礼。(八)须作谦卑心。(九)不得抓疮。(十)不得于其前洟唾。(十一)不得于其前嚼杨枝。(十二)未唤坐,不得辄坐。(十三)不得共同床坐。(十四)不得坐大己五夏人常坐卧处床。(十五)须知五夏以上即阇梨位,十夏以上是和尚位。(十六)尊人唤坐,须合掌曲躬,然后乃坐。(十七)坐时不得无礼自恣,倚靠器物。(十八)若有所言语,须谦下,不得取上分。(十九)不得张口呵欠,当以手遮之。(廿)不得以手捋面。(廿一)不得大嘘气作声。(廿二)坐当须端身定住。[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尊敬乖式] p75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调伏意念使不起恶。如以布施治悭贪,以持戒治破戒,以忍辱治瞋恚,以精进治懈怠,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隋代...【如来无量法教皆由三种理趣】 p0584 瑜伽七十一卷一页云:复次如来无量法教,皆由三种理趣。一、由义差别理趣...唐代佛教脱离了南北朝输入期之领域,而独自创立许多新宗派。唐室维护宗教,高僧硕学辈出,译经事业空前大盛。尤其佛...(仪式)比丘除其父母外,不许送在家人之丧,但为施无常助道念,则不在此限。善见律十一曰:若檀越作是言:今某国王...(杂语)名称上之便宜也。法华玄义一曰:定妙法前后者,若从义便,应先明法,却论其妙。下文云:我法妙难思,若从名...【六识总与六位心所相应】 p0313 成唯识论五卷十三页云:此六转识,总与六位心所相应。谓遍行等。...彻底明了灭谛的道理的智慧。...(一)丛林中,统辖全寺寺务之职称。乃监寺、执事之别名。故监寺寮、执事寮又称纪纲寮。[禅林象器笺殿堂门] (二)纲...(名数)(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胜义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凡二卷。北魏昙靖撰。又称提谓五戒经、提谓经。记述佛陀成道后至鹿野苑,于途中为提谓、波利等五百商贾说人天之五戒...因五欲之法能害人,故喻为箭,称为欲箭。或指欲金刚菩萨所持之箭。或以欲心与境相应,如箭之射中目标,故亦称欲箭。...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
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尤其是净宗的同修们,一定会深自庆幸守身如玉,以对配偶的忠实而引以为荣。当然,想要往生西方...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就很容易失去求生的意志。因此不管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是人...
《杂宝藏经》经文: 尔时。舍卫国须达长者以十万两金雇人。使皈依佛。时有一婢闻长者语。即皈依佛。命终之后生三十...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那么佛教的因缘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说这个生命,我们...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 今天,很多喜欢时...
给你一元钱,然后你给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无人会答应!世人对交易之事往往左右权衡,前后思量,深怕自己亏...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大师在讲妄语戒时,他特别提到增上慢。 若功夫稍稍得力,不知...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
大己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小品对比要抄序 | 下篇:大不善地法 |
【外道】 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古印度时代,佛教指外道为神圣而应受尊敬之隐遁者,意思为正说者、苦行者;相对的...
调意
如来无量法教皆由三种理趣
唐代佛教
对在家送丧
名便
六识总与六位心所相应
灭智
纪纲
十六空
提谓波利经
欲箭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高僧大德对夫妻情爱的开示
【推荐】圣严法师《怎样才能成功》

婢女皈依三宝而生天的因缘

用八正道来引导你的思想
佛珠的含义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