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台宗融摄一切诸法而立三千数目时之用语。“如是”,表示指示之词。天台宗赅摄万法,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总有十界,十界之性各具十界,相乘而为百界,其百界一一具有“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种如是,故称千如是。再以之乘三种世间,则有三千,乃成天台宗所立诸法实相之数。然百界千如并非固定数量之语,因理实各具诸法无量,故百千之数即显示毕竟无数之量;又因十如是能以三转读显证三谛之圆理,而百界千如即三谛实相,故亦可表示圆融三谛之理。[法华玄义卷二](参阅“十如是”427、“三转读文”695) p73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界一切非色染法舍时】 p0222 俱舍论十五卷十页云:三界一切非色染法,舍由一缘。谓彼但由对治道起。若此品类能...(杂语)谓从劫初已来,恶王杀害亲父者,有一万八千人。此说出观无量寿经。...即以天、地、人三才配三种世间:(一)天配正觉世间,天道广大,包万象以无余;佛智弘深,极十方而普照,故以天配正觉...最后之意。景德传灯录卷十(大五一·二七八上):“人问:‘和尚还入地狱否?’师云:‘老僧末上入。’曰:‘大善知...佛说决定毗尼经说,一切众生,若有五逆十恶,万劫不通忏悔者,应须顶礼三十五佛,至心忏悔,一切罪障,即皆除灭。三...(名数)三部各有主能生之德之尊,谓之部母。佛部之部母为佛眼尊。莲华部为白衣观自在尊。金刚部为忙莽鸡菩萨。见诸...(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佛在灵鹫山,对于十方之梵天,说慈心之法门。...(术语)成就真言妙果,即悉地之国土宫殿也。有三品。大日经疏三曰:此中言悉地宫有上中下,上谓密严佛国,出过三界...(术语)佛坐于法华妙莲之理,谓为莲华三昧。法华玄义七曰:今莲华之称,非是假喻,乃是法华法门。法华法门清净因果...(名数)天台大师由南岳传受三种之止观:一渐次止观,初浅,后深,如彼梯磴,初持戒,次修禅定,后渐修实相也。大师...【无难最胜】 p1067 辩中边论下卷三页云:无难最胜者:于他有情所修善法,但深随喜;令自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佛祖一心,教禅一致,宗门教外别传,非离心外,别有一法可传。只是要人离却语言文字,单悟言外之旨耳。今参禅人,动...许多学佛的人把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对立起来,认为一门深入就不要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就不要一门深入,其时这是犯了一...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感慨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确,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奏响了人生的主旋律,生活中总是充...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呢?农夫播种、耕耘、施肥等等,辛劳的...⊙其实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复杂的是我们自己而已。 ⊙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动念这一念心,一个是客,一个是主。客,是指我们的妄想,像空...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2007年1月9日至2月5日,深圳弘法寺举行禅七法会,本老每个禅七开示时都到禅堂讲开示。此文根据本老第三个禅七开示...
千如是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千日诣 | 下篇:千佛 |
【相应不善】 p0837 俱舍论十三卷十五页云:相应不善,谓彼相应。由心心所法,要与无惭愧不善根相应,方成不善...
三界一切非色染法舍时
一万八千人
三才配三世间
末上
三十五佛
三部母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悉地宫
莲华三昧
三种止观
无难最胜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若不以教印心,终落邪魔外道
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两不碍

为什么倒霉事总找上我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慧律法师开示录

客来客往,自心不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