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时间而言,表示时间之圆融无碍,彰显诸法皆为缘起一体,以破众生执时间有迁流相不能于一念具足之疑。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各含过、现、未三际,共为九世,九世诸法不出当前一念,前九世为别,一念为总,总别相合,故称十世;十世区分,不相杂乱,称为隔法;十世隔法相即相入,不失前后长短等差别相,称为异成。时间本无始终,三世相因互摄,故一念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念,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入时出时、入世出世,相融无碍,乃佛海印定中所表现之无碍相之一。又如智者大师于阅法华经时,入于法华三昧,于一念顷神游灵山,参与千年前释迦开讲之法华盛会,闻佛说法,同时又与千年后之慧思禅师对语,传为千古佳话。[华严经不思议法品、离世间品、普贤行品、华严五教章卷四、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参阅“十玄门”416) p40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非异熟非异熟法法】 p0719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非异熟非异熟法法云何?谓除异熟无记法,诸余无记法,及善...【根义差别】 p0922 大毗婆沙论四十七卷八页云:问:多处说根。谓有处说:有身见为根。或有处说:世尊为根。或...凡三卷。全称大乘密严经(梵名 Ghana-vyūha-sūtra)。译本有二,一为唐代日照(地婆诃罗)译,另一为唐代不空三藏...(术语)Śūdra,又作首陀罗,新作戍陀罗、戍达罗、戍捺罗,天竺四大姓之第四,农人奴隶也。西域记二曰:四曰戍陀...(杂名)佛欢喜之日。即七月十五日安居竟之日也。至后世凡十五日谓之欢喜日。...(名数)华严宗所立五观中之第五,周遍含容观立十门:一、理如事门,是与上事理无碍中第七真理即事门同。二、事如理...【摄末归本识】 唯识宗依三性观的观行法门,立此五重唯识观,摄末归本识为第三种观法。相分是识所取之境,见分是了...云何忍波罗蜜多相?谓诸菩萨安住菩萨法性菩提心为依止,以悲导心堪忍安受诸怨苦时所有身语意业。...(术语)戒者,生佛不二六无碍之三昧耶戒也。定者,安住于生佛不二心之大决定心也。慧者,自觉明了六大无碍之理之智...为华严宗所立四法界之第四法界。谓诸法之体用虽各别缘起,各守其自性,然事事相望,多缘互应而成一缘,一缘亦普遍资...【众法聚集言论】 p0981 瑜伽十六卷四页云:众法聚集言论者:谓于众多和合建立自性言论。如于内色受想行识,建立种...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心病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里不舒服,就是当我们的内心不能安静,不能止定下来。佛陀也曾开示:我们的心病有五大种类...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其实托钵乞食是为了给众生一个增长善根的机会,使施主得到大福...
一、学佛首先要念苦 你们今天能够皈依三宝,走向学佛之路,这是一条解脱、觉悟的光明大道,是好事情。学佛首先要念...问: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道坚法师答: 负债的人是不可以出家的,这在经文里有明确的规定。据《五分律》卷十七记...
地藏菩萨跟我们娑婆世界特别有缘,依照经文的意思,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应当得度,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这么苦?这...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一群鹿在春天的旷野中奔跑。没有水源,天空的日头正变得越来越炽烈,每一只鹿都感受到内心那种干渴的焦灼如火焰般在...
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佛陀也在各种经典里面一再强调要我们精进,比如在《大方广宝箧...
十世隔法异成门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世界 | 下篇:十仙 |
【钵多罗】 此云应器。发轸云:应法之器也,谓体色量三,皆须应法。体者,大要有二:泥及铁也;色者,熏作黑赤...
非异熟非异熟法法
根义差别
密严经
首陀
欢喜日
周遍含容观十门
摄末归本识
忍波罗蜜多相
密教之五分法身
事事无碍法界
众法聚集言论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心病有五大种类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没有至心,就跟地藏菩萨不相应

【推荐】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渴鹿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