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Da?abala-kā?yapa,巴利名 Dasabala-kassapa。又称十力迦摄或婆敷迦叶。早期即归佛为佛弟子,乃佛最初所度五比丘之一,其余事迹不详。[杂阿含经卷五十、中本起经卷上转法轮品、佛所行赞卷三转法轮品] p36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植物)在帝释天喜林园之树名。劫波为时之义。应时而出一切所须之物。六波罗蜜经三曰:喜林园苑游止无期,波利质多...亦名:淫戒缘起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在毗舍离国,时须提那子持信出家。后还本村,与其故二共行不净。诸比丘...【种种界智】 p1260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了知彼界种种品类;名种种界智。通达了知...【根义差别】 p0922 大毗婆沙论四十七卷八页云:问:多处说根。谓有处说:有身见为根。或有处说:世尊为根。或...【无所缘】 p1057 俱舍论二卷六页云:六识,意界,及法界摄诸心所法,名有所缘。能取境故。余十色界,及法界摄不相...亦名:兰若安坐受食戒犯缘、有难兰若受食戒犯缘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五缘成:一、是兰若险处,二、先不语知,三...(613-681)唐代高僧,为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修持净土甚力,疏净土三经,写阿弥陀经十余万卷,每念一声佛,即有一光...【集谛】 p1180 如集谛有四种中说。 二解 瑜伽六十四卷十页云:云何集谛?谓说一切烦恼杂染、及业杂染、皆名集谛。...(一)六尘之一。指为意识所缘之诸法。经中常将烦恼比喻为尘垢,因此等诸法能染污情识,故称法尘。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人名)Aśvajit,马胜比丘之梵名。舍利弗之师。五比丘之一。佛之血族。瑜伽论略纂十六曰:马胜者,即旧俱舍三,阿...宝处,梵名 Ratna-kalā, Ratnakara,音译啰怛昙迦罗。又作宝光菩萨、宝生菩萨、宝作菩萨、宝掌菩萨。位于密教现图...地藏十轮经...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
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增大,中国精神类疾病患病率有大幅上升的趋势,特别在城市中,...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年正赶上闹饥荒,百姓多有饿死,地上白骨纵横,比丘们很难讨到食物。 一天,世尊等弟子们出...
你修行,你要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像佛陀说的,外道为什么修行不能得力呢?因为他根本找错方向,他修无益的苦行,他用...
今课要讲的,是拜佛的心态。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心统一的话,拜佛功德无量,经上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福...宋朝大学士苏东坡居士,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由于为人耿直,以致仕途并不顺利。当他被贬到江北瓜州作官的时候,在一...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用处。若不及早修持净业,待到此时,方知虚受此生。枉将宿生所...
我做小和尚时,每天给六祖大师的真身磕头,某天发现:我们俩长得差不多!你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我凭什么要拜你...信佛法众行恭敬,恕己安人善教诲。不愚不恚不放恣,以法自御为常富。(佛说须赖经) 一、信佛法众行恭敬 在人生的旅途...
十力迦叶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力 | 下篇:十三力 |
(术语)烦恼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二种。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之三缘而故起,谓之分别起,习为性,自然而起,谓之俱生起...
劫波树
大淫戒缘起
种种界智
根义差别
无所缘
恐怖兰若受食戒犯缘
善导
集谛
法尘
阿湿缚伐多
宝处菩萨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推荐】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一钵饭

让业力沉淀,带业往生

十种礼佛方法
善观因缘法,安忍自如如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