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大乘比丘游行诸方,托钵乞食时,身常携行之十八种物。原始佛教教团中,僧人所有物则仅有六种。十八物即:(一)杨枝,即齿木,乃除臭、助消化之具。(二)澡豆,即用以洗净秽手之大豆、小豆。(三)三衣。(四)瓶,即盛装饮用水之容器。(五)钵,即食器。(六)座具,乃坐卧时敷于地上或床上之布。(七)锡杖,乃头部附镮之杖。(八)香炉。(九)漉水囊,乃为泸过水中虫所用之布囊。(十)手巾。(十一)刀子,即剃发、剪指甲、裁衣等所用之小刀。(十二)火燧,乃打火之道具。(十三)镊子,用以拔除鼻毛之物。(十四)绳床,即绳制之床。(十五)经,即经卷。(十六)律,即戒本。(十七)佛像。(十八)菩萨像。此十八种物为大乘比丘所应护持者,若亏其一,则犯轻垢罪,其中尤以离三衣为舍堕,属重垢;离钵为突吉罗,属中垢;其余属轻垢。[梵网经卷下](参阅“六物”1274) p35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是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一因缘宗,二假名宗,三不真宗,此三者同前。四真宗,如涅槃等经明佛性真如等者是也...【专注一趣】 p1037 如九种心住中说。 二解 雑集论十卷十页云:专注一趣者:精勤加行,无间无缺,相续安住胜三摩地...(名数)如来所得之大涅槃,有八种之法味,称曰涅槃之八味。一常住,二寂灭,三不老,四不死,五清净,六虚通,七不...【十地经论】 印度瑜伽行学派的重要典籍,世亲论师著,凡十二卷,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合译。《十地经论》是解...亦名:屏处与女人坐戒制意、与女屏坐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屏处与女人坐戒四十四。制意同前[食...(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摈斥逼迫作恶事者使就于善之方便。...凡六卷。明代仁潮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乃叙述世界建立之次第,分为七章,即:略明南洲、广步大地、遍观三界、...日本佛教用语。系掌理一寺寺务之僧职,为座主、检校、别当之异称。园城寺、劝修寺、横川首楞严院等首长皆称长吏。园...(术语)发鬼神通力之禅定。止观十下曰:若前世,外有鬼缘。鬼则加之,发鬼禅鬼见。...(植物)梵名Kācana,又作建折那。作于阇罗,那阇罗,或千阇那者,非也。木名。叶形如蝶羽,花有红白二种,皆五瓣...二种戏论之一,即我见边见等之戏论。戏论是无意义和无利益的言论。...(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个是魔境。你要贪着于它,你就着魔了。看起来你很...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人生一瞬,世间百年,酸甜苦辣,百味俱全,经常想到,人的一生须走好六座大桥,六座桥有一座没过去,没走好,人生都...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地藏...
总结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可归纳如下几项特质: 1、三辈行因: 三辈往生的共同条件,均须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迦旃延在阿磐提国弘法后,想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的途中,见到位妇人手持水瓶,坐在河边大声嚎哭。尊者一见,不...
业有三块,我们看这个附表。 我们先看左上角有一个业,业就是身口意的造作。这个活动一造作时,它能够熏习第八识(...
有一种花鲈鱼,耐热最久。汤锅里面正在加热的时候,它往往还在里面孤苦无助地游动,我们怎么能够忍心呢? 在石门水...
十八物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八有学 | 下篇:十八空 |
凡四卷。唐代法藏(643~712)撰。又作大乘密严经疏。收于卍续藏第三十四册。第一卷已散失。本书为地婆诃罗所译大乘...
五宗
专注一趣
八味
十地经论
食家屏坐戒制意
逼迫巧方便
法界安立图
长吏
鬼禅
干阇那
见论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推荐】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走好人生六座桥

向地藏菩萨求人天福报,还怕得不到吗

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
买富卖贫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