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于此世,其容貌、思想、行为、夭寿、贫富等果报之过去因。释氏要览卷下述,生于人道,所受业报不同,如富贵或贫贱,如端正或丑恶,如安乐或恐怖等,皆系由于业因之不同所致。如受卑贱生者,因憍慢、刚强、不恪、放逸、不礼事三宝等故;若至诚不欺、诵经护戒、使人远恶就善、不求人之长短,则口气香洁,身心安乐,为人所称誉,决不受谤。生享尊贵者,乃施惠普广、敬礼三宝及长者、忍辱不瞋、柔和谦下、博闻经戒之故。[业报差别经] p25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宗的根本眼目,最切要之义有八句,即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谓随犯错而随即忏悔。又作随犯随悔。指依随犯戒律所禁之行为或起烦恼等,即刻对所犯之错一一忏悔;由此消灭罪障,以...【受想行识取蕴】 p0731 品类足论二卷十五页云:受想行识取蕴云何?谓若诸受想行识,有漏有取;于此诸受想行识...指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代州,地处北地,故称北台。自古为佛教圣迹,乃文殊菩萨之灵地。(参阅“五台山”1192)...【第一】 p0963 瑜伽四十九卷十六页云:数之次第、最居其首,故名第一。 二解 瑜伽八十三巻四页云:卽此大师、亦称...【熏习】 我人身、口所表现的善恶行为,或意识所生起的善恶思想,其‘气分’留于阿赖耶识中,如香之熏衣,即谓之熏...(术语)我者自在之义,佛具八种之自在为我德。涅槃四德之一。...(一)指一字咒。诸佛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等三种,一字咒又称心咒。心者,真实精要之义,与心经之“心”同义。...(术语)Āraṇya,阿练若之略。又曰阿兰若。...即依报与正报。略称二报。正报,即指依过去善恶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如生于人间,则具备四肢五官,受人间之果报;...【摩竭罗婆】 翻除曲心。...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十四个(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关于施食的看法许多师兄因为害怕鬼神,不敢施食,甚至以己之理解,劝阻别人施食,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知见。不仅误己...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物,在这一切虚妄之相上起纷争,即引起自己心上的纷争与众生之...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酷,不知邪淫报尤酷也。盖种种受生,肇端淫欲;种种造罪,托因......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桑葚又叫桑果、桑枣,成熟的鲜果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
一、浴佛的意义 净化个人的身口意,我们手持净水向悉达多太子象沐浴时,内心应当诚恳祝祷,愿袪除贪欲、瞋恨、愚痴...
人因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人生 | 下篇:人我法我 |
(术语)半日之斋也。斋法,一日一夜以今日之明相至翌日之明相为限。故过今日之正午,至明日之夜明,不可食一物,若...
八句义
随犯随忏
受想行识取蕴
北台
第一
熏习
我德
心咒
练若
依正二报
摩竭罗婆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得
关于施食的看法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
戒淫诗(图)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桑葚的功效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