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指生死肉身与法性生身。(一)生死肉身,三贤位之菩萨未证法性,乃为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身之菩萨。(二)法性生身,乃证得无生法性,舍三界生死肉身,受不生不死、不思议变易身之菩萨。此法性生身,经论所说多谓系初地以上,或以为八地以上。大智度论卷七十四(大二五·五八○上):“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无生忍法,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往生论注卷下(大四○·八四○上):“平等法身者,八地已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p23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地名)又曰南岳。古支那之衡州。天台宗第二祖慧思居之。辅行一之一曰:博物志云:嵩高为中岳,属豫州。华山为西岳...(术语)五种唯识之一。谓思惟观察唯识之理,由之而得之果智也。...【灭相非是灭因】 p1214 显扬十四卷十七页云:复次若执灭相为灭因者;此能灭相、与所灭法、为俱时有?为不俱耶?若...一切烦恼,由其生起之相上说,分为二惑。 一、见惑 谓意根对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外道之计断计常,乃...【诸有智者】 p1349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诸有智者者:谓学无学。...(故事)优婆鞠多之故事。付法传三谓尔时有一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见如来,优婆鞠多,知彼见佛,欲至其所,寻遣使者...凡一二八卷。又作百卷钞、小野百卷钞、净土院钞。为日本真言宗僧觉禅所著。本书共分诸佛部、佛顶部、诸经部、观音部...(书名)日本真言宗开祖空海之九卷著述。即显密二教论二卷,秘藏宝钥三卷,心经秘键一卷,即身成佛义一卷,声字实相...(杂名)山内晨昏打钟者,支那之寺规也。敕修清规法器章曰: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乾陀罗耶】 正言健达,此云香。张华博物志云:有西国使献香者,汉制不满斤,不得受。使乃私去,着香如大豆许...(术语)谓往生之行也。善导观经疏三所谓众生起行,口常念佛,佛即闻之,是也。...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一,自号八不道人,因读莲池大师所著《自知录》及《竹窗随笔》...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 若持至事...问: 常见一些出家师在荐亡助念往生过程中,以超度仪式做,而不是在规定时间内一句佛号念到底,而中间夹杂其他。如...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权答: 我们年节祭拜父母祖先、清明扫墓、超渡七世父母、超渡...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人生在世,为贪恋财色名食,汲汲营营。时刻不断,争名夺利。勤劳者争得多,懒惰者争得少。争得多、争得少,全都活不...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
《佛祖统记》云:毗沙门天王太子哪吒,复告师曰:时当像末,不修禅诵,但起伽蓝,恐非比丘之正业。(卷二八) 哪吒...
二种菩萨身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种菩萨 | 下篇:二种超越三昧 |
(1547~1627)明代临济宗僧。上饶(位于江西)人,俗姓朱(一说姓郑)。曾游太平、焦山等地,其后,任灵山住持。继...
衡山
果唯识
灭相非是灭因
二惑
诸有智者
覆油钵
觉禅钞
九卷章
晨昏钟
乾陀罗耶
起行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佛号助念过程中,可以夹杂其他吗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佛说不敬、非议或辱骂老师的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