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成实宗及经部主张众生唯具有一识,即总该一切一心识、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等诸识而立一识。此一识藉六根来认识六境;并举六窗一猿之譬喻加以说明。密教亦立一识,以之为中台大日尊之法界体性智。 p8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界名)刹者梵语Kṣetra,土之义。西方之国土,即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也。...(452~535)南朝梁代僧。东阳乌伤(四川)人,俗姓娄。字德素。十二岁即遍礼塔庙,潜究经典。刘宋泰始四年(468)...【烦恼门】 p1189 瑜伽八卷四页云:烦恼门者、略由二门,烦恼所恼。谓由缠门、及随眠门。缠门、有五种。一、由不寂...指随意爱语、随所爱法为说。据大智度论卷六十六载,菩萨为众生说法,有二种爱语,即:(一)菩萨为怜悯众生,故随顺其...(杂语)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传说)毗奈耶杂事三十二曰:佛在王舍城竹林园。于此城中有一淫女,名莲华色。炫色为业,以自活命。时有婆罗门来告...梵名 Vighna。三国吴僧。天竺人。生卒年不详。家世奉拜火教,师亦以火祀为最上之法,后受一沙门之影响,乃舍所学而...【毗遮罗】 此云伺(相吏切)。藏疏云:寻谓寻求,伺谓伺察。心之粗性,名之为寻;心之细性,名之为伺。论云:...又名鬼道,即鬼神所趣向的境界。...1932年12月,广东潮汕佛教界委派代表到厦门南普陀寺礼请太虚法师莅潮弘法。太虚法师偕同会泉法师、侍录守志同...四十观音之一。又作宝经观音。其形像,右手置胸前,上持智印出生般若理趣经,左手结拳印。其真言为:唵(oj)缚日罗...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问: 佛法中提到病由业生,业由心生,心念与疾病的关联为何?要如何善调身心? 中台禅寺答: 所谓过去因,现在果;...
住宗门下的人,要行宗门下的事。你们要晓得:宗门下行的是甚么事?若不明了,纵许你住一辈子禅堂,还是一个门外汉。...《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云:为人因何短小?以凤生轻慢人故;为人因何长大,以凤世恭敬人故;志公禅师亦云:为人...
其实我们这一念心性是有无量的可能性,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唯识学上说,我们的生命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的生命...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佛经里也有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已德。而十善法里关于口业的有四条:不妄语、...
前面第一段讲的是凡夫众生求取世间的声名,到最后声名显著,身已故矣没有意义。接着第二段讲修道人,我们修行人如果...
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宽容是指人处...
第一步:姿势的放松 首先,放松是第一步功夫。如果连放松都做不好,我们就很难持久地坐下去了。要想把用功当作是家...
一识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瓣香 | 下篇:一识外道 |
谓一切法都要经过这三种识的合作之力,才能现起,才能存在。 初能变的是阿赖耶识,当某一业的种子成熟时,即具...
西刹
慧约
烦恼门
二种爱语
佛头着粪
莲华淫女抉两眼授与婆罗门
维祇难
毗遮罗
鬼趣
广东省岭东佛学院
般若观自在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心念与疾病有何关联

参禅、悟道、了生脱死
个子矮小的男子女人应改掉轻慢人的毛病

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想要「口吐莲花」,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人一忙起来就会糊涂,过去的习气种子就会起现行

宽容是人生的最好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