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谓相同之一句话,每回拈提起,皆有不同于前一回之体悟。又作一回拈出一回新。碧岩录第三十则(大四八·一六九下):“镇州出大萝卜(天下人知,切忌道着!一回举着一回新),天下衲僧取则。” p3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顺著众生的机缘而以种种的方法去摄受和教化。...(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两部之曼陀罗配于理智则胎藏界为显众生本有之理性之德者,金刚界为说如来始成之智相者。...(菩萨)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诤论,以梵网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为...(术语)禅林导引他升座说法,而绍介于众曰引座。见象器笺十一。...即亲自接应修行僧,给予教化引导。与“接化”同义。或指接受取得之意。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大五一·三三七中):“翠...【波罗末陀】 此云真谛,亦云拘那罗陀,此曰亲依。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景行澄明,器宇清肃,风神爽拔,悠然自远...(术语)如来藏之异名也。真金在粪秽中,其性不变,如来藏性在众生烦恼中,不失真如清净之性,故云宝性。宝性论之名...四魔之一。又作蕴魔、五阴魔、五众魔、身魔。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使有情众生受种种障害,故称五蕴魔。(参...(术语)阿赖耶识三相之一。意言为万法原因之相。盖第八阿赖耶识,摄持一切种子,能为万法生起之原因也。成唯识论二...(?~1342)元代临济宗僧。晋宁(云南)人,俗姓段。年十八,礼云峰出家。时时以生死为念,参究不懈。一日闻伐木声...乃由弥陀愿心所生之众生世间清净庄严。此系天亲净土论所示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菩萨四种功德庄严之一。净土论(大二...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弟子回答道。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南阎浮提,就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它本质上是苦...
美国最新研究,提醒那些在饭后揉着肚子、扶着腰、打着饱嗝的人们,哪怕是短期暴饮暴食,带来的健康灾难都无法挽回,...
在《地藏经》第八品上,阎罗王、大鬼王说:地藏菩萨发这么大愿,怎么还度不完呢?为什么度完了,之后他们又回去?刚...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与事,困难是难以回避的。应对得体,...
多年前,某晚报曾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从北京到上海,最短的道路是什么?很多人拿出地图来寻求答案...
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苦了;好像一个人已被冤家捉到,那就很不易脱离。在未捉到以前...感冒虽不算什么大病,但不注意防治可能引发其他多种疾病,所以有人称感冒为百病之源。俗话说得好:晚治不如早治,早...
一回举着一回新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回忌 | 下篇:一地 |
【欲有】 p0982 如有差别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四卷十五页云:欲有云何?答:若业、欲界系取为缘,欲感当有。彼业异...
摄化随缘
理曼陀罗
菩萨僧
引座
接得
波罗末陀
宝性
五蕴魔
因相
崇照
一切世界赞叹诸佛庄严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打坐不是参禅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吃太饱撑出来的十种病

练习对治自己的贪瞋痴

为人处事当宽厚缓

一切向上看,切莫学下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