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磨疏·集法缘成篇:“因六群证他受戒,羯磨不成。及后佛问,皆言不委。因立制曰,听羯磨者,当一心莫余思惟,专心敬重,心心同忆念,如是听作,其作法者,应分别之,是第一第二第三等。不尔与罪。若如伽论,聋闻声者,得成作法。”济缘记释云:“引本制缘。心莫余思,不妄缘也。专心敬重,不轻法也。心心忆念,不间杂也。不尔与罪,违得吉也。此乃成法之缘,作业之本,凡临秉御,慎勿自轻。”(业疏记卷四·三三·三)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术语)又云权智,对实智之称,达于方便法之智也。又行方便之智也。大乘义章十九曰:知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术语)对于师而谓有檀家之契也。...小乘之圣者,回心向大乘后,至入初僧祇之位,其间所经之劫数有八万劫、六万劫、四万劫、二万劫、一万劫等之不同,略...摄论宗之异称。即指弘通无著所撰摄大乘论者。唐代道绰之安乐集卷上,及善导之观无量寿佛经疏玄义分中皆曾提及通论家...【爱】 p120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名爱?世尊告曰:谓于现在自体贪着。 二解 瑜伽九十五...【出家律仪】 p0482 杂集论八卷一页云:依止何等补特伽罗,建立出家律仪?依能修行远离恶行远离欲行。由比丘等出家...全一卷。日本华严宗僧凝然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内容记述日本梵呗之由来、源流及师资相承之次第。享保四年(1...【梵行求】 p1032 瑜伽九十六卷二页云:复次由梵行求增上力故;先说起信。次于尸罗,受学而转。次于现行所有过罪,...(203~282)三国魏僧。为我国最早往西域求法之僧。或谓亦为我国最早出家之僧。颍川(河南许州东北)人。又称朱子行...【相分】 心法四分之一,即自心体上变现出为见分所缘的境相。此在唯识学上、摄尽一切所谓客观的现象。心识是能缘虑...梵语 prthag-janatva。旧译为凡夫性。凡夫者,乃指六道之中未得佛法之有情众生。异生性,即众生成为凡夫之依据或原...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旧唐书》上面记载,在唐朝末年,陕西有个金沙河。河里四周都是沙子,河水很清,里面有鱼。有人会捕鱼,那个地方的...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修学佛法非常精进,并且还以最好的饮食供养出家众。在他所供养的...问: 大师您好,我读《金刚经》近一年了,外貌变的愈来愈出色,诱惑也多,我本已看淡名利,但却看不破情字,怎么办...按: 很多人在命终的时候都想把今生拥有的一切带到后世去享受,于是,帝王将相便用财宝、随从、宫女等等来陪葬,但...
有弟子困惑于不知要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的问题。 我们来到人世间,最重要的功课是处理因果这一块,但不只是法...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动行即定。我人由一念不觉,才有无明,无明只行细行,未入名色...
曾经有一个去过非洲的人问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现实的避世宗教,很多佛教徒追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选择离群索居独自修...建立生命的方向感是我这几年所积极提倡的一个观念,我经常在许多对年轻人演讲、谈话的场合中,提到这个观念。 其实...
听羯磨者当一心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听畜六种刀子 | 下篇:听门众具中洗足具 |
【现观谛时但现观少分共相】 p0958 大毗婆沙论七十八巻十五页云:问现观谛时,为观自相?为观共相?设尔;何失。二...
方便智
檀契
八六四二万十千劫
通论家
爱
出家律仪
声明源流记
梵行求
朱士行
相分
异生性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鱼篮观音的故事
真正的富贵
读《金刚经》一年,却看不破情字怎么办
大安法师:死后如何才能把财富带走

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