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大论持世经并云,为众生故,碎身如麻米,又如芥子,令众生恭敬故,得入涅槃。”资持记释云:“智论持世,并述如来遗身之意,欲彰恭敬,获报甚深。麻米芥子,并比舍利。持世经有四卷,第一云,我今虽得阿耨菩提,犹精进不息,至涅槃时,犹发精进,碎身骨如芥子,何以故?怜愍未来众生故,又应以舍利度者,心得清净故。”(事钞记卷三七·一五·一一)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境界差别者,谓缘方广大乘为境故。...子题:僧人、二三人、一人 羯磨疏·立章悬判:“法假人弘,人分三位,谓一人、众多人、僧人。”(业疏记卷一·二○...(人名)频婆娑罗王之译名。西域记八曰:频毗婆罗,唐言影坚,旧曰频婆娑罗讹也。...(杂语)诸种愿望皆满足之意。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普贤!若于欲世授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着衣食卧具饮食资生...(术语)佛氏多择名山。拓立寺院其始创基业者。谓之开山祖师。后则首创一宗一派者亦以是称之。...(名数)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贤圣之数也。七贤如前,七圣者,俱舍论,四教仪之目也。华严孔目章谓之七士夫,七大夫,七...【因明处】 p0592 瑜伽十五卷四页云:云何因明处?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如彼卷四页至二十页广释。...(流派)梵名播输钵多Paśupati,唯识论所说五种外道之一。...(杂语)谓梵天帝释,诸鬼神,炎魔王等非人目所见之诸众。汉光类聚二曰:佛前备香华,请不现前冥众,起四弘誓愿。...【不动心解脱】 p0331 瑜伽九十卷二十一页云:不动心解脱者:谓阿罗汉、根性利故;是不退法。一切皆以无漏道力而得...(术语)对于灌顶坛护摩坛等而名本尊坛曰大坛。寂然护摩以 奢字为字体,以此字本性为寂义之故。大疏八曰:若行者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过去,梁武帝很尊重佛教,拜志公禅师为国师,皇帝对师父相当恭敬,有一天他告诉国师说:今天我请你看戏,什么、什么...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楚,对方才能得到利益。 人临终时,各人神识不一。平日所为,...问: 佛法所说的空,具体应该怎样理解呢? 大安法师答: 一切诸法无论是心法,还是色法,它都是缘起的。用现在的话...《佛说不淫戒经》白话译文: 何谓不淫戒呢?守持不淫欲的戒律,可以获得五种功德,这是三世诸佛所称赞的。不淫欲的...当我们说一件事情是好是坏时,总是相对于我们的判断标准。我们若说它有好处,那是因为它能解决一些问题。吃素念佛可...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无论我们付出多少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那么从现在开始,哪...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有一个富家媳妇,因为经常被婆婆责骂,便赌...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发心用功,不是开玩笑的。过去祖师讲一念万年,一个念头放在那个地方就不动,坐在那...
如来遗身利物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 | 下篇: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 |
(杂语)译曰力士,戒坛图经曰:婆里卑,梁言力士。名义集二曰:婆里卑,梁云力士,又梵云末罗(Malla),此云力。...
境界差别
羯磨所秉之人
影坚
所愿不虚
开山祖师
七贤七圣
因明处
兽主
冥众
不动心解脱
大坛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哪有闲心去看戏
李炳南老居士《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佛法所说的「空」应怎样理解
不淫戒的功德与淫欲的过失
吃素念佛能解决什么问题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