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九卷十九页云:既自证已;由哀愍心,广为有情等开示故;名转梵轮。何以故?谓诸如来,有是增语,说名为梵。亦名寂静,亦名清凉。最初能转。从此已后,余复为余。如是展转,梵所推运,周旋一切有情众中,故名梵轮。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譬喻)譬七觉支也。维摩经佛道品偈曰: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同注曰:生曰:七觉以开悟为道,无染...(术语)Dṛṣṭi,又作达梨舍那Darśana。译曰见。邪见正见之见也。因明大疏中本曰:达利瑟致,云见。玄应音义六曰...梵语 ghrta。又作酥油。略称酥,或苏。系由牛乳所提炼之油,或食用,或涂身用。为药物之一种。据十诵律卷二十六载,...为法相宗之常用语。诠,为“依诠谈旨”之意,即透过言语、文字、思虑等之诠门而谈说其旨义。例如“真如”为佛教重要...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缘色声香味触等外境为外缘,意识于心内分别诸法为内缘。...为洪州禅之修行主张。触类,指人类之各种行为;道者,指佛道。意谓人类之任何思想与行为均为佛性之表现。据宗密之圆...(术语)称大日如来师子奋迅之大精进力也。大日经二曰:我昔坐道场,降伏四魔。以大勤勇声,除众生怖畏。是时梵天等...【兜楼婆】 出鬼神国,此方无故不翻。或翻香草,旧云白茅香也。...【缘起微细因果难可了知】 p1306 瑜伽九十三卷十四页云:云何微细因果难可了知?谓依观察圣谛道理,始从老死,乃至...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臣。其人聪慧多智,阿阇世太子对父王行暴恶时,曾与耆婆共谏之。[观无量寿经] p1462...(修法)外典净行围陀Atharvaveda论中有火祠之法。大乘真言门亦有火法。其所以然者,为欲摄伏一类,故以佛之围陀摄...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
我当时要出家的时候,我冷静了一星期,我就拿起笔写着:出家的好处、出家的坏处,第一、出家的好处,第二、出家的坏...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
什么样的人才能往生呢?在净土法门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呢?好,蕅益大师在这里非常精辟地告诉我们:唯以信愿执持...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
二乘人的切入点,第一个是无常。要是感受不了无常,那你娑婆世界就很难放下了,因为要放下娑婆世界,要迈出的第一个...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晚年的时候也学佛,就买一个很大的花园成立一个念佛堂,给大家...
冲法师系交洲人,立志到印度求法,礼拜佛陀圣迹。即发愿敬造普贤菩萨圣像,并在像前祈祷:普贤大士的十大愿中有恒顺...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是萌发理想的时代。历史上,大凡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追溯其少年时代的成...
转梵轮
【法相辞典】
【转梵轮】 p1408
上篇:转 | 下篇:转识成智 |
(杂语)明事理之师也。唐华严经十一曰:导世明师难一遇。寄归传四曰:粤我龆龀,携就明师。...
七华
达利瑟致
苏油
诠旨
内缘
触类是道
大勤勇
兜楼婆
缘起微细因果难可了知
月光大臣
火祠法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
太虚大师:我的宗教体验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佛教中的「称谓」有哪些

「无常」道破整个人生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普贤灵感,遇难呈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