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一卷五页云:复次于内外处,若有欲贪;境界现前,或不现前;而其诸根,不能弃舍。故名为缚。若无欲贪;设有境界,正现在前;诸根于彼,尚能弃舍;况不现前。故名解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虚空】 p1166 瑜伽五十三卷十四页云:复次虚空云何?谓唯诸色非有所显;是名虚空。所以者何?若处所行都无所得;...【心为等无间法】 p0355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心为等无间法云何?谓心为等无间心心所法,若已生,若正生;及无想定...(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七品之名。佛于前品说本门之法华,一会之大众,闻之得种种之功德利益,分别功德品者,...指众生本具之佛性,清净无染,灵照而放光明。五灯会元卷三百丈章(卍续一三八·四四下):“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梵名 Caitya-giri。(一)梵名又作 Caitya-parvata,巴利名 Cetiya-giri。又称支多耆利、支多哥梨、支帝耶山等。山为...(譬喻)法华七喻之一。佛性譬之衣中之宝珠也。法华经五百授记品曰: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障清净差别者,谓永断一切烦恼障所知障故。...闭门谢客而隐居修行。特指禅僧停止为人接众之事,而一心一意于自室中坐禅修行。我国佛教界颇流行闭关之风。除禅宗之...信根者,由信而能增长也。信一切善法,使善萌增长而不退坏,是名信根。学道之人,非有信根,不能进益。...【八种异熟因由三缘增长】 p0086 瑜伽三十六卷二页云:当知前说八种异熟,以此所说八种为因。又此诸因,略由三缘而...(一)比喻佛之慈心广大,犹如大云覆盖世界众生。鸡跖集:“如来慈心,如彼大云,荫注世界。” (二)(964~1032)宋代...(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物质,抗体的本质就是特殊功能的蛋白质物质。所以,我们必须保证从食物中经常摄...
第一节 什么是六斋日 八关戒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斋日受持的。前面说过,阴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以及月...
前面讲因果的错综复杂关系,其中有一点让一些人难以相信的就是这个善恶,看到善人往往受罪,处境不好。恶人往往得势...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谁不愿往上爬呢?没有衣食住的时候努力求衣食住,有了衣食住时求更美好的,没有积蓄时,省食俭...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宏海法师答: 首先我们跟大家讲,如果约临...
禅观是把心带回家;那么净土的人,是从家里面再重新出发,往净土方向走去。一个是把心带回家,一个是重新出发。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学佛先学做人》,分两部分来谈: 第一部分 学习佛法 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真相...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写尽了人...
缚及解脱
【法相辞典】
【缚及解脱】 p1387
上篇:学及学果摄一切法 | 下篇:忆念 |
(菩萨)显教之普贤菩萨,密教谓之普贤金刚萨埵,持三股之金刚杵,密号曰真如金刚,称曰示现金刚。...
虚空
心为等无间法
分别功德品
灵光
支提山
衣珠
障清净差别
闭关
信根(二)
八种异熟因由三缘增长
慈云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秋季多吃6种素食抗感冒

了生脱死的门径--八关斋戒

三世因果迟速有报
楼上磨刀

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跟弥陀感应道交
昌臻法师《学佛先学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