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六卷九页云:问:痴行补特伽罗,应知何相?答:痴行补特伽罗,于诸微劣所愚事中,尚能生起最极厚重上品痴缠;何况中品上品境界。又此痴缠,住在身中,经久相续,长时随缚。由此痴缠,为可痴法之所制伏;不能制伏彼可痴法。诸根暗钝,诸根愚昧,诸根羸劣。身业慢缓,语业慢缓。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懒堕懈怠,起不圆满。词辩薄弱。性不聪敏。念多忘失。不正知住。所取左僻。难使远离,难使厌患。下劣胜解。顽騃喑痖,以手代言,无有力能领解善说恶说法义。缘所牵缠,他所引夺,他所策使。如是等类,应知是名痴行者相。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胜解行住菩萨于三处有忘念】 p1106 瑜伽四十七卷十八页云:于其三处,有忘失念。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声香味触...亦名:不揲坐具作新戒释名、不贴坐具戒释名 行宗记·释三十舍堕法:“戒名中,一、是有故造新,二、即不揲。合此二...【力波罗蜜多】 为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九即是力波罗蜜...【永断一法定得不还】 p0496 法蕴足论八卷四页云: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汝等若能永断一法,我保汝等定得不还一法。谓...【死与无常差别】 p0620 大毗婆沙论三十八卷十七页云:死,无常,何差别?答:诸死,是无常;有无常,非死。谓...指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为五土之一。此土万德成就,众宝庄严,且周圆无际。[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参阅“五土...(名数)律家所谈,乐语他误人,乐说邪见人,口软心恶人,少作多说人之四种人,常当远离也。...亦名:兰若离衣戒释名、有难兰若离衣戒释名 资持记·释释相篇:“名中,有难简非安静;兰若标异前戒。此谓空野比丘...(术语)依上所说无明无始之理,生死之无始,其理分明。但无终依别圆二教而异其义,别教已下为有终,以断九界而入佛...即指“道场疏”之文。禅林修法会时,开始与结束所读诵之启白文,一般皆先叙以“某州某寺某甲值某事讽某经”等,其次...位于浙江定海县东海中之舟山群岛。又称补陀山、补陀洛迦山、梅岑山、小白花山。为观世音菩萨之圣地。与五台山、峨眉...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佛陀在【玉耶女经】中对玉耶女说了为妻之道: 1、不要把室内之火外传。2、不要把室外之火内传。3、施舍给予者。4、...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aya-pitaka)、论藏(梵语abhidharma-pitaka)是也。经藏诠定...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即信,不饮酒即智。所以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岳,在时为五行,...
半年前,小区里开了素食店,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方面是由于素食与我的信仰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闹市区开素食店,在...旧屋闹鬼 村中有一间古老的旧屋,听说那旧屋常常有恶鬼出现,所以没有人敢在那儿过夜。 有一天,一个自认胆大的人,...
原文: 董文恪公为少司空时,云昔在富阳村居,有村叟坐邻家,闻读书声,曰:贵人也,请相见。谛观再四,又问八字干...
《了凡四训》中记载,袁了凡先生历次应试时,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比如袁了凡先生丁丑年在北京应试时,...从前有一个禅师叫作无相大师。无相大师给弟子开示的时候,常常跟他们说:修行就是要宁愿作傻瓜,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
痴行补特伽罗相
【法相辞典】
【痴行补特伽罗相】 p1440
上篇:识与意根为食 | 下篇:愿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
(名数)谓不可以心虑量,不可以言语说之五种也。...
胜解行住菩萨于三处有忘念
不揲坐具戒释名
力波罗蜜多
永断一法定得不还
死与无常差别
色相土
四种恶人
兰若有疑离衣过限戒释名
生死无始无终
右语
普陀山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为妻之道与七种妻子
三藏十二部

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

我身边的素食店
佛教寓言故事系列

相同八字与不同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