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六卷十四页云:此中遍满境、复有四种。一、有分别影像,二、无分别影像,三、事边际,四、所作成办。有分别影像者:谓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毗钵舍那境。无分别影像者:谓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奢摩他竟。事边际者:谓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所作成办者:谓转依及依此无分别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即永离三界之生。三乘之人,入于见道,了见谛理,断尽见惑,永离三界之生,称为正性离生。而此类圣者出离生死之正性...【薄尘行】 p1403 显扬三卷十三页云:七、薄尘行。谓如有一,于过去生,不久数习贪欲瞋痴;然已修习彼对治法。是因...【皜首】 p1187 瑜伽八十四卷十页云:言皓首者:发毛变改白银色故。...盛装舍利之器皿。又作舍利瓶、舍利壶、骨壶。舍利,梵语 ?arīra,巴利语 sarīra;瓶,梵语 kumbha,巴利语同。多...以数量之少而视之为“无”。又作少是属无。即从多分上而论大体。如俱舍论卷二十二载,于乌豆堆中置少许绿豆,以少从...(物名)译曰靴。慈恩寺传三曰:亟缚屣,唐言靴也。梵语杂名曰:靴,迦缚史。...(杂语)药师如来建十二愿,故称为十二愿王。...(佛名)Lokeśvara,具云世饶王佛。无量寿经上,初称世自在王佛,后谓世饶王佛。饶者即自在之义,同名异译也。同经...亦名:初不定戒制意、覆处不定戒制意 戒本疏·二不定法:“多云,所以制者。一、为止诽谤故。二、为除[斗@斫]诤故。...亦名:求用雨衣戒开缘、雨浴衣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不犯者,若舍作余用,若着浴,若浣,若举者。”资持...(杂语)信心含藏一切之功德,故云信藏。华严经一曰:信藏解脱门。...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然而大学该如何过呢?父母该怎样嘱托孩子?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从前,有一个善良的商人,他驱赶着八头牛,到一个很远的名叫俱哆的国家去贩卖。 他已经走了很多天,这一天,他早早...
问: 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是不是这里面有偏差呢? 大安法师答: 有些事情没有达到预...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学佛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种: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报。 健康、幸福、长寿是一般人的人生理想,这可以通过调食、调睡、调...
观音菩萨的法门,从显教来说,《心经》讲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其核心内容;就密教而...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封一题词] 宣讲因果报应的道理,这是儒家、佛教等的圣贤之人,治理天下,使之太...
遍满境有四种
【法相辞典】
【遍满境有四种】 p1242
上篇:解脱次第 | 下篇:瑜伽地五种 |
(譬喻)金刚界譬智以水,故智曰金水。三昧耶戒序曰:观心佛于金水。...
离生
薄尘行
皜首
舍利容器
少在属无
亟缚屣
十二愿王
饶王佛
屏处不定戒制意
过前求雨衣过前用戒开缘
信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商人与龙女的故事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学佛的三种目的

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
七心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