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蕴足论三卷十八页云: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者:云何勤,云何三摩地,云何胜,云何胜行,而说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耶?此中勤者: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是名勤。三摩地者:谓勤增上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三摩地。胜者:谓勤增上所起八支圣道,是名胜。胜行者:谓有苾刍、依过去勤,得三摩地;是谓勤三摩地。彼成就勤三摩地已;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广说乃至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胜行。即此胜行及前所说勤三摩地,总名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如依过去勤,依未来现在,善不善无记,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见所断修所断非所断勤,广说亦尔。复有苾刍、于诸善法,住下羸劣弱极弱勤。彼作是念:我今不应于诸善法住下羸劣弱极弱勤;然我理应于诸善法、安住不下不羸不劣不弱不极弱勤。彼由此勤增上力故;得三摩地。是谓勤三摩地。彼成就勤三摩地已;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广说乃至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胜行。即此胜行及前所说勤三摩地,总名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复有苾刍、生起恶勤。彼作是念:我今不应生起恶勤;然我理应断除恶勤,修习善勤。彼由此勤增上力故;得三摩地。是谓勤三摩地。彼成就勤三摩地已;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广说乃至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胜行。即此胜行及前所说勤三摩地,总名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复有苾刍、生起贪瞋痴俱行恶勤。彼作是念:我今不应生起贪瞋痴俱行恶勤;然我理应断除贪瞋痴俱行恶勤,修习无贪无瞋无痴俱行善勤。彼由此勤增上力故;得三摩地。是谓勤三摩地。彼成就勤三摩地已;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广说乃至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胜行。即此胜行及前所说勤三摩地,总名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复有苾刍、生起不离贪瞋痴恶勤。彼作是念:我今不应生起不离贪瞋痴恶勤;然我理应断除不离贪瞋痴恶勤,修习离贪瞋痴善勤。彼由此勤增上力故;得三摩地。是谓勤三摩地。彼成就勤三摩地已;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广说乃至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胜行。即此胜行及前所说勤三摩地,总名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复有苾刍、于诸善法,安住不下,乃至不极弱勤。彼作是念:我于善法安住不下乃至不极弱勤,甚为应理。彼由此勤增上力故;得三摩地。是谓勤三摩地。彼成就勤三摩地已;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广说乃至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胜行。即此胜行及前所说勤三摩地,总名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复有苾刍、生起善勤。彼作是念:我今生起如是善勤,甚为应理。彼由此勤增上力故;得三摩地。是谓勤三摩地。彼成就勤三摩地已;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广说乃至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胜行。即此胜行及前所说勤三摩地,总名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复有苾刍、生起无贪无瞋无痴俱行善勤。彼作是念:我今生起无贪无瞋无痴俱行善勤,甚为应理。彼由此勤增上力故;得三摩地。是谓勤三摩地。彼成就勤三摩地已;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广说乃至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胜行。即此胜行及前所说勤三摩地,总名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复有苾刍、生起离贪瞋痴善勤。彼作是念:我今生起离贪瞋痴善勤,甚为应理。彼由此勤增上力故;得三摩地。是谓勤三摩地。彼成就勤三摩地已;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广说乃至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乃至持心。彼所有欲若勤若信乃至若舍,是名胜行。即此胜行及前所说勤三摩地,总名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一切勤三摩地、皆从勤起,是勤所集,是勤种类,是勤所生;故名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kāranahetu。又作所作因、无障因、随造因。乃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一法生起时,除其自体外,余一切法...(术语)甚深微妙也。法华经方便品偈曰: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又曰: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名数)华严一经中有五类之说法:一、佛说,本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佛之亲宣也。二、菩萨说,本经中如十住十行十回...即两脚并拢蹲坐,而臀不着地。或为“贤坐”之讹误;盖贤坐,即并脚蹲坐,臀不着地。(参阅“贤坐”6178) p4448...(术语)Ekavicjka,旧译曰一种子。新译曰一间。圣者之位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翳迦此云一,鼻至迦此云间。言有一...十王经所说三鬼之一。即人将死时,夺其魂之鬼。据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载,阎魔法王有阎魔卒,一名夺魂鬼,二名夺...(术语)大乘二种性之一。谓无始已来本识所具有之大乘无漏法尔种子也。...谓随机感见。盖众生之机根不同,所见之国土或佛身亦异,此皆随机而感见之故。宗镜录卷二十一(大四八·五三二上):...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触,乃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而能使其触对于境之精神作用;即为...1、二谛之一,又名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圣智所知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的离言法性。圣智所知见的真实理性,离诸...位于山西天台县北十公里之天台山佛陇真觉寺中。为天台宗创始者智者大师智顗之塔院。建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大殿...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
今天我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人生三很及出路。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实际上源自于平时在寺院我接待的众多来访者的问题综...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但有性德佛乘。 二、名字即佛。闻此佛乘,能生信解。 三...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面分门别类地来了解一下。 第一个,佛说这部经典,为了大悲悯...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藉以长养出世善根,种植出世正因,而特别开设的方便法门。所以,...
学佛第一个观念,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虽然,人生有很多苦难。人来到世间,就已经是一出悲剧的开始;但是,生命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内容。幸福不是...
莲池大师在他的《竹窗随笔》里面写了一个他同时代的故事,叫今日方闲。说杭州有一个中年人,他脸上长了一点麻子,姓...慈禧晚年时,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且口干舌燥、咳嗽痰多、心慌怕冷,以致呼吸困难、上气不接下气。而且不想吃饭...
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
【法相辞典】
【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 p1223
上篇:勤精进住 | 下篇:勤修止观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资持记释云:“一切下,判染色。仪云,紫草、黄檗、栀子、乾陀等,此皆木类。”(事钞记卷三二·二三·七)...
能作因
深妙
五类说法
坚座
翳迦鼻指迦
夺魂鬼
本性住种性
机见
六触
真谛
智者大师塔院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人生三很」及出路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佛为什么要说《阿弥陀经》
八关斋戒

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微笑地面对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