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七卷四页云:漏有三种。谓欲漏、有漏、无明漏。令心连注流散不绝,故名为漏。此复云何?依外门流注。故立欲漏。依内门流注,故立有漏。依彼二所依门流注,故立无明漏。令心连注流散不绝,是漏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法界中与佛道无缘之众生,或指周遍法界而起无缘大悲之佛之功力。 p3371...云何业所乖诤?于受自业所得异熟时,善不善业互违诤故。云何从业所生?是诸有情远离无因恶因,。唯从业所生故。云何...(名数)第一释名,无名,则不能显法。故应先释经题。第二辨体,名者呼体故,名之次宜辨体,体者一部之旨归,众义之...又名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等,是天台宗圆教的观法。天台宗说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而这三...大日经卷一住心品所列举真言行者必须超越之一六○种妄心烦恼。即众生因贪、瞋、痴、慢、疑等五根本烦恼各有所执而辗...【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 p0864 瑜伽七十七卷十五页云:世尊!齐何名得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掉...(职位)禅林之书写僧也。...(术语)女人者为戒垢法之原因,故于因中说果,称女人为戒垢。智度论三曰:佛言:女人为戒垢。女人非戒垢,是戒垢因...(术语)Samgata,译曰习种性。位名。仁王经下曰: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同嘉祥疏五曰:外国...【欲求】 p0983 瑜伽九十六卷二页云:又无明界所随六处诸界为缘,起无明触。此无明触以为缘故;于诸境界,起不如理...唐代僧。居嵩山少林寺,精于武技,以平定隋末王世充之乱有功而著名。隋末,王世充盘据洛阳,经常骚扰少林寺,僧侣不...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问: 我们这里有一座净土寺,成立了助念团,好多居士参加。助念团的判断标准是:两天后,身体柔软,能盘起腿,面相...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顾寿命,不懂得照顾慧命。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地与人斗争、计较,寿命长只是累积更多恶业罢了。 频婆...久远以前,有五位沙门在波罗奈国的深山中隐居修行。这座山地处偏僻,离城有四、五十里之远,比丘们每天到城里乞食,...
2014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世界各地灾情频传,马航两次空难、伊波拉病毒肆虐、澎湖空难、高雄气爆、昆山工厂爆...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所应该面对的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怎样...
人生世间,第一要亲近良师善友。有良师善友,便可归于正道。否则,燕朋相聚,便日沦于下流,而疾病亦因之常不愈也。...
修行必须有善知识护导我们。地藏王菩萨就护导我们,他把我们拔出恶道,提携接手,牵着我们出去,就像我们天天念地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园时,一日对比丘们开示:皈依具足三种功德,是哪三种功德呢?第一种是皈依佛的功德,第二种是...
漏有三种
【法相辞典】
【漏有三种】 p1284
上篇:语清净 | 下篇:尽智与无生智差别 |
梵语 vyāpāda-nīvarana,巴利语同。五盖之一。盖,覆盖之义,为烦恼之异名。瞋恚能令人发激怒之情,盖覆心性,妨...
法界无缘
业所乖诤
五重玄义
一心三观
百六十心
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
书记
戒垢
僧伽陀
欲求
昙宗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亡者有瑞相,能否判断已往生极乐

国王与龙
守摄诸根食知自节

勤修十善是预防远离灾难的最根本方法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念佛当心存敬畏,立早晚课,读经看论

出了三途的众生为何又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