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页云:复次远尘离垢者:尘、谓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现观有间无间我慢现转。垢、谓彼品,及见断品所有粗重。令永无故;名远尘离垢。又复尘者:所谓我慢、及见所断一切烦恼。垢、谓二品所有粗重。于诸法中者:谓于自相共相所住法中。言法眼者:谓如实现证唯有法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形体与色相。法华经譬喻品曰:即遣二人形色憔悴。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形色不同。【又】谓长短方圆等形...梵名 Ratna?ikhi。为释迦牟尼佛于过去世修菩萨行,至最初阿僧祇劫满时所奉事供养之佛。又作剌那尸弃佛。意译宝髻佛...(杂语)阿鼻地狱广漠,非凡力所得脱出,其坚固如大城也。见三界义。...梵名Mahā-mani-vipula-vimāna-vi?va-supratisthita-guhya-parama-rahasya-kalpa-rāja-dhāranī。凡三卷。唐代不...(术语)如来之本愿,即一实之理。教行信证文类三本曰:道者即是本愿一实之直道。...(界名)Ratnacitta,世界名。译曰宝意。见道神无极变化经三。...指置放贤圣遗骸之棺椁。以贤圣之威德犹龙,故称龙龛。景德传灯录卷一马鸣大士章(大五一·二○九下):“付法已,(...【正法】 p0497 瑜伽二十五卷六页云:谓正法者,若佛世尊、若佛弟子、正士、正至、正善丈夫,宣说开显分别照了。此...(天名)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术语)慈悲与忍辱也。是三轨之二。证道歌曰: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八万四千尘劳者,八万四千之烦恼也。尘劳为烦恼之异名,以烦恼污人之真性,使人烦劳也。以烦恼譬众生之病,则亦曰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任何一个菩萨来到人世间,他绝对不会把他的本地风光现出来...
印祖在讲到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时,不禁感慨道: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啊。按通途的修法,常常是你还...(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重富贵之人,而轻视那些贫穷者。在信仰上,更多的人都会认为富...
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应该是以放下与离欲为目标。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但是不可...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于定慧,令不得生。然此睡眠,从三事起:一从食起,二从时节起...人们在面对坏人得势却一直得不到惩罚的时候,会无可奈何地发出发出好人不长命,祸害一千年的慨叹。其实,不妨想想那...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寿命不长,得人身的机会非常难得。人身的获得是多...
为什么把在家人非时行淫说为邪淫呢?因为在经期、怀孕期、斋戒日、疾病中、哺乳时、劳苦忧伤时等非时行淫,会对自她...
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法相辞典】
【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p1259
上篇:远波罗蜜多 | 下篇:远离闲居方便作意位中有四种所治 |
(一)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须行不...
形色
罽那尸弃佛
阿鼻大城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本愿一实
罗陀那质多
龙龛
正法
大自在天
慈忍
八万四千尘劳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努力工作,但不能混杂贪念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生活不会永远亏待好人

修了多劫的福报善根,才能得人身闻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