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五卷十二页云:业比量者:谓以作用、比业所依。如见远物,无有动摇,鸟居其上;由是等事,比知是杌。若有动摇等事;比知是人。广迹住处,比知是象。曳身行处,比知是蛇。若闻嘶声;比知是马。若闻哮吼;比知师子。若闻咆勃;比知牛王。见、比于眼。闻、比于耳。齅、比于鼻。尝、比于舌。触、比于身。识、比于意。水中见碍,比知有地。若见是处、草木滋润,茎叶青翠;比知有水。若见热灰;比知有火。丛林掉动,比知有风。瞑目执杖,进止问他,蹎蹶失路;如是等类,比知是盲。高声侧听,比知是聋。正信、聪睿、离欲、未离欲、菩萨、如来、如是等类,以业比度,如前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指色界、无色界等上界天。与“欲界”对称。于密教中,为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五类天之一。此天为魔醯首罗等无量...安置宝箧印陀罗尼之塔。依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所说,一切如来全身舍利积聚之七宝塔中,藏有宝箧印...【无明缘行与取缘有差别】 p1096 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无明缘行?云何取缘有?答:无明缘行者,此显示...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术语)十二入之一。新作法处。意识所缘之境也。...Zangwen Dazangjing 藏传佛教典籍的丛书。佛教自7世纪初由汉族地区、印度和尼泊尔分别传入西藏地区后,据传在松...(人名)长者名。昔有五比丘共入山行道。时相语曰:此中一人行乞食,他四人专行道。一比丘许之,往至世间,劝诸檀越...【度疑清净】 p0889 显扬三卷十七页云:四、度疑清净。谓如有一、依见清净,于佛法僧,无惑无疑。...【现证境觉证外境有不成】 p0957 唯识二十论八页云:诸法由量,刊定有无。一切量中,现量为胜。若无外境;宁有此觉...【他信清净】 p0487 瑜伽八卷十五页云:诤处雪故,名清。无违越故,名净。此二总显他信清净。...【识缘名色】 p1435 瑜伽九卷十三页云: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若根处所、若彼能生大种、曰色。所余、曰名。由识...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念,我们不完全在声闻法当中,我们是选择我们需要的部分。从净...任又可称为忍,就是负责、担任、忍辱负重。 对待别人好,对方不一定会感谢你,得到的回馈很可能是恩将仇报,但是念...《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法藏菩萨说: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如来慈悲,讲述十方诸佛...佛钟包括大钟和小钟,它们的鸣法非常的繁杂,不同的佛事活动有不同的叩击鸣法,不同的流派和地域也有不同的叩击鸣法...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你会发觉这两部经的味道非常...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果相续。他自己遵循这一规律而成佛,又向世人揭示...寒冷的冬天一来临,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面对这个气温骤降、风大干燥的季节,我们身体里的有些器官能抗寒...《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故名为忍。 《优婆塞戒经》说: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
业比量
【法相辞典】
【业比量】 p1219
上篇:业因 | 下篇:业杂染差别 |
(术语)事之对也。指平等之方面。于表面难认识于本体有一定不变之理存。如不见木石为木石,观为因缘所生法也。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