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四卷五页云:又契经说:应善守护应善安住眼根律仪。此意根律仪、以何为自性?此二自性、非无表色。若尔;是何?颂曰:正知正念合,名意根律仪。论曰:为显如是二种律仪,俱以正知正念为体,故列名已,复说合言。谓意律仪,慧念为体。即合二种为根律仪。故离合言,显勿如次。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堂塔)给孤独长者为供养佛之爪发而立塔,是为起塔之始。十诵五十六有异说。...(术语)谓画莲华之曼荼罗中,围绕中台之华叶各一层也。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吉祥大成就品所谓于中应画三层八叶...(术语)涅槃经二十八曰:愿作心师,不师于心。...(人名)安息国人,优婆塞也。汉灵帝末,来洛阳,以功为骑都尉,世称为都尉玄。光和四年与严佛调共译法镜经二卷,又...(杂名)帝释天之宫殿,在善见城内,名殊胜殿。俱舍论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面二千半,周万逾缮那。金城量高...(术语)梵语曰苏楼波Surūpa,佛之报身报土色相不可思议者。胜天般若经七曰:尔时有一人,名苏楼波,陈云妙色。名...(名数)表色即表业之善性恶性,唯有成大业道为感未来异熟果之异熟因之一功能。无表色即无表业之功能,一成业道,二...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与欲后悔戒七十六。凡如法僧事,理须顺可。先已与欲,见治己伴,偏情相亲,辄便后...开六烦恼中恶见之一,而为身见、边见、邪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见,则为十烦恼,与六烦恼开合之不同耳。...1、旧译五蕴为五众,众是和集的意思。 2、指出家五众,即比丘(受具足戒的男子)、比丘尼(受具足戒的女子)、...(传说)世界初成时,住须弥顶亦有宫殿,后光音天下,如是展转至第五天,修罗瞋,便避之,无所住,遂下生于地,又嫉...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
【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 地藏菩萨就有这么大的加持力,有什么下地狱的罪业,他都给你免除。 在...在讲这封信之前,首先要讲讲唐朝古灵神赞禅师度他师父开悟的一段因缘: 古灵神赞禅师,他出家后在大中寺学法。后来...
诵楞严咒自动酬还冤家宿债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 阿难,...【像末】 像法与末法。见正像末条。 【像法】 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相似,在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代,其后一千...
第一疑 问:诸佛菩萨以大慈大悲为事业,如果想救度众生,只会发愿求生三界,在五浊三涂中救受苦众生。是什么原因要...
这个见就是我们凡夫种种的知见,当然以我见为根本。这个我见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地方是从受开始。我们那一念心跟外...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否是一体的两面呢? 大安法师答: 二力就是谈自力和佛力,称为...
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了春夏秋冬的冷暖,世间万物的改变;却很难看淡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仇...
意根律仪
【法相辞典】
【意根律仪】 p1208
上篇:意思食 | 下篇:意乐具足 |
(术语)衍者梵语摩诃衍之衍。乘之义也。今成梵汉双举之语,谓为上衍,即上乘之义也。净土论注上曰:此无量寿经优婆...
爪塔
华院
愿作心师
安玄
帝释宫
妙色
无表色二功能
与欲后悔戒制意
十烦恼
五众
阿修罗说五念处三十八品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地藏菩萨能灭众生一切重罪
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讲记

常诵此咒自动酬还冤家宿债
佛学常见辞汇(十四画)

《净土十疑论》白话译文

「我见」是怎么产生的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