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四卷十二页云:慢憍别者:慢、谓对他心自举性。称量自他德类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故名为慢。憍、谓染着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有余师说:如因酒生欣举差别,说名为醉。如是贪生欣举差别,说名为憍。是谓慢憍差别之相。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两部之曼陀罗配于理智则胎藏界为显众生本有之理性之德者,金刚界为说如来始成之智相者。...(一)位于浙江杭县。又称中峰寺,古称天竺寺。座落于稽留峰北侧,隋开皇年间(581~600)肇建,晚唐为禅僧修静之所,...指圣者中证悟之浅者。小乘之四果,对大乘而言为小圣;大乘之诸菩萨,对佛而言亦为小圣。 p940...谓长远之时劫。又作大地微尘劫。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中,为表示如来成佛以来之长远,设一譬喻(大九·四二中):“...(术语)方者方所,诣者所至,谓事物之方针也。行事钞上之一曰:薄知方诣。同资持记曰:方诣明有所归,方谓方所,诣...【法空】 p0755 成唯识论七卷十四页云:此唯识性、岂不亦空?不尔。如何?非所执故。谓依识变、妄执实法,理不...(物名)以竹苇作之。以物包一头,坐禅有昏睡者。则以软头突之。十诵律曰:若故睡不止。佛言:听用禅杖。取禅杖时应...位于香港青山(古称屯门山)之古刹。唐宋之时已有此寺,时称杯渡庵、杯渡寺,原为纪念杯渡禅师而建立。寺之正殿后方...指一丛林之全体。又作全山、阖山。或指一山之全体僧众。此外,集合于一寺修行之全体僧众,称为合山清众,又作阖山清...说明佛教教义之用语。乃自法之本体(体)、其所显现之现象与特质(相),及其作用(用)等三面考察时所用者。即起信...【僧柯栗多弭】 此云有为。大品云:一者、有为法相,谓十八空智,乃至八圣道智,十力、四无所畏,世间法、出世...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僧伽吒经...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却说,这地方太丑太臭了。而另一个人也同时走进公园,出来以后却感叹道...买点茶叶送远方的朋友。外面套着个极为大而精美的包装盒,肯定需要一些价钱。里面不过装着两小罐茶叶。去快递公司寄...
老年净业行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裕,自主支配的空间更多,应当在净业上比忙碌的青壮年更行功进步,感...
六根中,最难摄的有二根,即意根与耳根。意根容易胡思乱想,耳根常欲听外面的声尘,所以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
用功很简单,高旻寺是一个禅宗道场,禅宗道场是讲用功的。禅宗道场讲的是行门而不是解门。禅宗用功跟其它法门用功基...问: 金刚经所说的,无我是什么?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大安法师答: 无我相或者无我见,我的解释是主宰意、是常...圣严法师是台湾法鼓山创办人,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曾获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长期患肾疾...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凡夫与圣人的分界,就在有分别与无分别。有分别妄...
憍慢差别
【法相辞典】
【憍慢差别】 p1331
上篇:论多所作法 | 下篇:德慧菩萨伏外道处 |
亦名:盗佛物结罪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望佛结)盗佛物者,正望佛边无盗罪,由佛于物无我所心,无恼害故。...
理曼陀罗
永祚寺
小圣
微尘劫
方诣
法空
禅杖
青山禅院
合山
体相用
僧柯栗多弭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丢掉的是自己的福报
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

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不摄自摄

歇即是菩提
「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圣严法师:把最难放下的东西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