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七卷十七页云:若于一切、乃至有顶、萨迦耶苦,如实知已;超度有顶。于现法中、永断一切所有杂染。如是解脱、唯诸圣者、方能获得。故此解脱、名圣解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六现观: 一、思现观 为思观察诸法,别生现观之智,而使力强,故与其现观之名。 二、信现观 于三宝以决定...凡五卷。清代僧山铎真在编,石源机云续编,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七册。系临济宗无准师范之道...(1608~1646)日本临济宗僧。为山城灵源院之开山。俗姓源。字一丝。十四岁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后入愚堂寔之室,...(术语)十六特胜之一。于数息观,觉照出息分明也。...(术语)四如意足之一。...(杂语)依罪业而流转生死之劫量也。观无量寿经曰:称佛名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书名)三卷,宋晁回撰。回耽于禅悦。王古序文言其名理之妙,虽白乐天不逮。回所著有道院别集,自择增修百法,法藏...凡譬喻仅藉以比况其法部分之义,而未能显喻其法之全貌者,称为分喻。如说面如满月,系以月之端正一边而比显面容丰满...又作灌佛会、降诞会、浴化斋。于佛陀诞生日(四月八日)举行之法会,灌水洗浴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之诞生佛。一般多举...谓香为鼻。已正当嗅。及彼同分。是名香处。又香为鼻。增上发鼻识。已正当了别。及彼同分。是名香处。又香于鼻。已正...印,指印字、印刷;印前,超越语言文字所能表诠之境界;恢廓,广大貌。即本来之自性。从容录第四十四则(大四八·二...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形,就是我们的业报的身体。如果我们执著这个身体为真实的,那么这个形体就成了众罪的薮,薮就是一个峡谷,它能够繁...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我们觉悟的赞成票的,我们要面对这些缘。这些缘的出现,也是因...问: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心燥由万事起,情却为一人伤。看得清喜怒哀乐,却做不到置身事外。 明奘法师答: 心静多...
净土祖师讲愿立则道业可成发愿为先。那我们该发什么样的愿? 有人学佛后发愿:我要生生世世童真出家,遇善知识,深...
诸位菩萨慈悲,诸位道友慈悲。凡是发心的到了这个法会,大家都是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本来在讲《占察善恶业报...
【原文】 无常迅速,虽老少无别。然年少人犹处未定之天,妄冀长寿;若老年人,则定然光景无多矣! 须把身世事处分了...
了解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后,我们该怎样去修学净土一法呢?实际上就不需要向外去寻求啦!你建立这样坚定的信念之后,...
为了纪念果公圆寂二十五周年,果公贤徒常福、常敏法师,拟出版果公文集,约我写序。果公是我的戒和尚,他虽然离开了...
圣解脱
【法相辞典】
【圣解脱】 p1226
上篇:业自在等依止义 | 下篇:圣谛义 |
(名数)一、般若为母,二、方便为父,三、檀为乳母,四、尸罗为养母,五、忍为庄严具,六、勤为养育者,七、禅为浣...
六现观
径石滴乳集
文守
知息出
思惟如意足
八十亿劫
道院集要
分喻
佛生会
香处
印前恢廓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真正的主人翁被遗忘了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

末法时期还能发轮回度众生的愿吗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这是晚年最要紧之所在

钝功熏修老实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