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三卷十一页云:云何菩萨善士爱语?当知此语、略有五种。谓诸菩萨、为所化生,能说如来及诸菩萨有因缘法,有出离法,有所依法,有勇决法,有神变法。若所说法、得处有因,制立学处,是故此法名有因缘。若所说法、于所受学、有毁犯者,施设还净;是故此法名有出离。若所说法、四依所摄,施设无倒法律正行,是故此法名有所依。若所说法、能正显示出一切苦、不退还行;是故此法名有勇决。若所说法、作三神变,一切所说,终不唐捐;是故此法名有神变。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睡眠通三性】 p1251 大毗婆沙论三十七卷九页云:睡眠当言善耶,不善耶,无记耶?答:睡眠应言或善或不善或无记。...即佛所具备之神通力。神通,乃超人类、超自然之力;然于禅门中,非指超人之奇特能力,而谓于寻常生活之中,无拘无碍...即大空三昧。即如实入如来地,内证圣智而观一切众生悉具佛性之三昧。大日经卷一(大一八·九上):“佛说一切空,正...【灭谛四行】 p1214 集论五卷十五页云:如是灭谛,总有四种行相差别。谓灭相、静相、妙相、离相。云何灭相?烦恼离...【二十随烦恼受俱分别】 p0044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一页云:由斯中大,五受相应。有义,小十,除三。忿等、唯喜忧...【意思食】 p1207 成唯识论四卷一页云:三、意思食。希望为相。谓有漏思、与欲俱转,希可爱境,能为食事。此思虽与...(术语)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术语)十地之第一地。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成断惑证理之一分,大欢喜之位也。自此十地之间,经二大阿僧祇...【从一切缚而得解脱】 p1030 瑜伽八十五卷十四页云:譬如有人,处在囹圄,为种种缚之所系缚。所谓或木,或索,或铁...在十地中由第八地至佛果之间,无漏心任运,诸烦恼不生,故有此名,又功德刹那增进,所以又叫做刹那增进位。...(仪式)送葬时棺将出户外。于屋前读经也。...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历在我心中种下一个执念:人生在世,钱最重要。活着就是为了挣...
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一上来就跟你们介绍木鱼和佛号。可能你们对此并不感兴趣,木鱼和佛号对你们来说是陌生...维斯努神对一个信徒无休止的祈求感到厌烦了,有一天便显现告诉他:我决定应许你三个愿望,但是就此结束,以后不要再...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哪些行为又属于取财的非道呢?《善生经》记录说:居士子!求财物者当知有六非道,云何为六...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娑婆世界;第二个是极乐世界。我们应该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著名作家欧亨利和一个朋友去超市里买饼干,欧亨利礼貌地对店员说了一句谢谢,但是店员却始终忽视一切,不发一语。 ...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选择的声闻道就觉得非常的吃亏,失于如来无量知见。...
修行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我们造下的恶业,身语意的恶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障碍,这就是业...
善士爱语
【法相辞典】
【善士爱语】 p1143
上篇:善能堪忍 | 下篇:善聚及不善聚 |
【本质】 此为唯识宗教义。是‘影像’的对称,为影像之所依。心及心所认识对境时,在内心中变现认识对象的相状,为...
睡眠通三性
佛神通
一切如来定
灭谛四行
二十随烦恼受俱分别
意思食
无体
欢喜地
从一切缚而得解脱
永不现行位
门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艰难的回归路

众生轮回的习惯与体制化
知足

哪些钱财是不可以赚的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为什么要让他控制我的情绪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