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八卷五页云:问:苦谛亦应永断,何缘唯说集谛是应永断?答:由集谛永断,能显苦谛永断。是故唯说集谛、是应永断。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等分行补特伽罗者,谓住自性位烦恼,远离猛劣住平等位诸烦恼故,随境界势力烦恼现行故。...即唯佛与佛能互知之智。与“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一语同义。其义有二:(一)谓佛之悟境唯佛知之,因位菩萨等不可得知。...(365~442)南朝刘宋僧。吴(江苏苏州)人。年少时与龙光寺昙干同游长安,从学于鸠摩罗什,因得罗什之赞赏而参与译...【佛证净】 p0654 法蕴足论二卷一页云:云何佛证净?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前言世间,乃有妄惑。兹叙出世,说有真智。真智非他,转妄即得。夫众生与佛,本来不二。众生是当下一念迷成,佛亦不...【趣无所有处行】 p1327 瑜伽九十七卷十九页云:又若色想,若无动想,于诸下地,深厌坏已;能入无所有处定。是名第...(名数)又曰五种三昧:一、世间三昧,有漏之四禅八定也。二、声闻三昧,四谛之法也。三、缘觉三昧,十二因缘之法也...(界名)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三禅天也。此中有三天,谓之少净、无量净、遍净。...(一)于禅林中,指机锋锐利之禅者。 (二)无准师范禅师之自称。无准参谒蒙庵,问答之间,大显机境,蒙庵遂以“乌头子...(名数)又云四圣谛,四真谛。圣者所见之真理也。梵语Catvāri-Āryasatyāni,巴利语Cattāri-Ariyasaccāni。一苦...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又作百千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属杂密经,内容包括根本陀罗尼、陀罗尼心咒、随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问: 请开示成、住、坏、空的定义? 中台禅寺答: 成、住、坏、空是指世界从形成到毁灭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称...每次回老家,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穿上洗得发白的休闲装,连鞋子和背包也要换成最普通的。我忍不住笑她:人家都是衣...
问: 《无量寿经》里说,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一次八关斋戒,参加...有个秀才从乡村要赶到城里,就骑了一只驴子赶路,到目的地之前三里路,这只驴子停住不动了,再怎么催赶都拉不动,为...
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个皮包丢在一家医院里。商人焦急万分,连夜去找。因...各位听众!农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这七月末后的一天,相传是地藏菩萨的生日。实在地说,这一天不是他的...
三、观心无常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
一、总说 死期无定之因相有三种,第一、南瞻部洲人类寿量无有定准;第二、人类死缘极多,活缘极少;第三、所依身极...
集谛应断
【法相辞典】
【集谛应断】 p1180
上篇:寻思粗重 | 下篇:集智所缘 |
(名数)有十种之法,各含藏无尽之法海,故名十无尽藏:一、行藏,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生于如来之家...
等分行补特伽罗
唯佛与佛知见
僧弼
佛证净
转妄归真
趣无所有处行
五位三昧
第三禅
乌头子
四谛
百千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何谓「成、住、坏、空」
善良的表达

受一次八关斋戒,就超过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
驴子还债

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更近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本迹因缘》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