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三卷八页云:此中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一、离无作意故。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故。三、离想受灭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故。离此五相,应知是名无分别智。世亲释八卷十二页云:且应先说无分别智所有自性。此中体相、说名自性。谓诸菩萨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离五相者:若无作意、是无分别智;睡醉闷等、应成无分别智。若过有寻有伺地、是无分别智;第二静虑已上诸地,应成无分别智。若如是者:世间应得无分别智。若想受灭等位中、心心法不得、是无分别智;灭定等位、无有心故;智应不成。若如色自性,是无分别智;如彼诸色顽钝无思,此智应成顽钝无思。复有余义。若如色性;智不应成。若于真义异计度转;无分别智、应有分别。谓分别言:此是真义。若智远离如是五相,于真义转。于真义中,不异计度;此是真义。无分别智、有如是相。缘真义时,譬如眼识、不异计度,此是其义。无性释八卷十页云:依智自性,说离五相。由遮诠门,说智体相。以表诠门、不可说故。遣分别门,无分别智,其相可了。若异此智;应有分别。何等分别?谓后广说无作意等。若无作意、是无分别智;熟眠醉等、无所作意。应成无分别智。然不应许。由离功用,应得无颠倒故。若过寻伺地,是无分别智;第二静虑已上诸地、一切异生及声闻等、应成无分别智。然彼无有无分别智。若想受灭,是无分别智;此智体相,难可成立。无想等中,离心无有诸心法故。由意识灭,说彼无心。如前已说。若如其色、是无分别智;应不得成无分别智。譬如大种所造色故。若于真义异相计度,是无分别智;此智不成无分别性。以于真义异相计度,言此是真;是无分别、有分别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二种互相违法】 p0034 瑜伽九十二卷十六页云:复次有二种法,更互相违。一者、烦恼,二者、涅槃。是故安住杂...指光大明融。即谓佛法之光辉能够融和一切,阐扬正法,而将邪见者融和摄取于其光明之中。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术语)二报之一。又曰正果。有情之自心也。是为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故曰正报。...(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无无漏之善种,毕竟不能出离生死者,又名无性有情。唯识枢要上本曰:无种性者,现当毕...为众生蒙受如来十恩之一。如来悯念众生愚痴,不思出离生死轮回,致使长劫不尽,故运平等大慈心,随逐救济,令之离苦...(物名)修护摩时焚于炉中者。要段木与乳木二种。段木者,松等之干木,段段切之者。乳木者桑等之生木,有湿气者。先...(术语)即浮屠也。汉书霍去病传曰:收休屠祭天金人。颜注,金佛像是也。汉武故事曰:毗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摄论宗之异称。即指弘通无著所撰摄大乘论者。唐代道绰之安乐集卷上,及善导之观无量寿佛经疏玄义分中皆曾提及通论家...(地名)恒伽河之略。长阿含经曰:阿耨达池东有恒伽阿(玄奘记作殑伽),从牛口出。从五百河入于东海(玄奘记作东南...头陀所使用的十八种道具,即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奁、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大乘,梵语 mahā-yāna,意指大的交通工具。不以个人之觉悟(如小乘行者)为满足,而以救度众生为目的,一如巨大之...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颜光衷说天底下哪有不孝顺的人呢?纵然有不孝的人,说他孝顺就高兴,说他不孝就发怒,并且感到羞愧。凭此天赋的良知...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问: 十方那么多众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容纳得了吗? 大安法师答: 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大家体会这法性土,可...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他有个特点就是常行一法,就是恒常地修行一种法...这个宇宙、这个世界跟我是一体,这个心和外面的境界是一不是二,所以用正直的心,外面的世界就没有委曲,就没有诡诈...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尊容的时候,内心生起了极大的恭敬和信仰之心。这...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
无分别智离五种相
【法相辞典】
【无分别智离五种相】 p1091
上篇:无常苦及无常故苦 | 下篇:胜 |
【四十一位】 大乘菩萨修行,一般采用五十二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菩萨,妙觉菩萨。《大智度...
二种互相违法
光融
正报
无种性
随逐众生恩
护摩木
休屠
通论家
恒河
头陀十八物
大乘佛教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几种不孝习气的养成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十方众生都到极乐世界去,能容纳得了吗
学会不在意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没有委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