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卷二十页云:复审思择:此中都无我及有情,或求乐者,或与乐者;唯有诸蕴,唯有诸行,于中假想施设言论,此求乐者,此与乐者。又彼诸行,业烦恼等以为因缘。如是名依观待道理,寻思慈愍。若于慈愍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瞋恚。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寻思慈愍。如是之义、有至教量。我内智见,现转可得。比度量法、亦有可得。如是名依证成道理,寻思慈愍。又即此法、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谓修慈愍、能断瞋恚,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应生胜解。如是名依法尔道理,寻思慈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太子解宝衣处】 p0389 西域记六卷十四页云:沙弥伽蓝东大林中行百余里,至大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是太子逾城...【可爱乐】 p0524 大毗婆沙论三十二卷三页云:问:何故择灭亦名可爱乐?答:圣所爱乐故。谓诸圣者,怖畏众苦。涅槃...(名数)大乘立六无为。但非谓有六种之别体,乃断我法二执处所显之一种真理,有、无、常、无常,皆不可名,但是法之...密教之修法,即行者入道场时,至堂门之前住入无能胜明王之三摩地。系门外之作法。此作法又称为门前之作法、门下之作...【心善巧差别及心转善巧差别】 p0359 瑜伽五十一卷十四页云:复次当辩心善巧差别及心转善巧差别。谓依遍计所执自性...又作说教师。指解说教法、经义,或混合譬喻、故事而担任教化之人。又至各地从事说教、讲话、演说者亦称布教师,或称...(行事)刘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四月八日,于内殿设灌佛斋。见佛祖统纪三十六。...(杂语)如来具十智力故称为十力尊。增一阿含经十三曰:归命十力尊,圆光无尘翳。...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故不可轻。 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故不可轻。 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故不可...亦名:自恣小界结法并解、结自恣小界法并解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自恣结解小界者,夏末同游,至期须法。既不同意...【发起】 p1160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爱之缠及随眠、成其中品、及软品故;说名发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师指点,能够深入佛法的堂奥。两个人跋山涉水,芒鞋踏遍了岭头...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2008年的一场大病,把我推入了佛教大门。从2011年退休开始,我每年参加一次东林寺百万佛号的闭关...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威是威德,仪是仪容,让人一看自然生敬畏和信心。这就需要学...古人说:覆水难收。讲话就像泼水,泼出去的水无法再收回,讲过的话也一样收不回来,所以一句话要出口以前,不能不慎...
强求是世人的一种贪心,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杂善。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捐弃伎能,惟求往生。大...
我们现在念佛,从哪儿开始念?一定要从当下的这一念心开始。只是口念心不念,喊破喉咙也枉然。口中念着阿弥陀佛,心...
梦参老和尚月前来港弘法,先后应邀到几个道场作精彩的开示。期间,我们有缘访问老和尚,聆听他对现今各种社会问题的...有一位信徒这么问我:猫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业?还有是人打死老鼠罪业重?还是猫咬死老鼠罪业重? 这个问题该如何...
慈愍理
【法相辞典】
【慈愍理】 p1266
上篇:慈善友 | 下篇:寿不随心转 |
(杂名)与金刚坐同。增一阿含经十四曰:今于此树下,坐于金刚床,以获一切智。...
太子解宝衣处
可爱乐
六无为
至道场门观
心善巧差别及心转善巧差别
布教师
灌佛斋
十力尊
四不可轻
摄僧三小界自恣小界结法并解
发起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神通究竟何价

十次闭关念佛的体验:吃得下苦才体会念佛的甜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有八种话不能讲

伸出援助之手,你也会得到尊重

笨有笨的办法,就这样去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