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亲释四卷六页云:乱相、乱体、如其次第,许为色识、及非色识。此中乱相、即是乱因,色识为体。乱体、即是诸无色识。色识乱因若无有者;非色识果、亦应无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书名)天台菩萨戒经义疏之略名。又,南山四分含注戒本疏之略名。...(仪式)于一般在家之人授与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之法会也,除真宗外他宗皆行之。...华严宗二种十身之一。又作融三世间十佛。华严宗谓圆教之菩萨以真实之智解照见法界时,所触目者,无论万有万法,皆视...(书名)二卷,功德施菩萨造,唐地婆诃罗译。直释经文。论名者取本经所诠之义理也。...即以天、地、人三才配三种世间:(一)天配正觉世间,天道广大,包万象以无余;佛智弘深,极十方而普照,故以天配正觉...怀素,是律宗东塔宗的创始人。俗姓范,祖籍南阳。父名强,作过唐朝的左武卫长史,所以他生于京兆。十岁发心出家,不...(术语)又作检校。谓于事点捡典挍而监查之也。四分律所谓:应寻究修多罗毗尼,捡挍法律。百一羯磨所谓:言共印持者...梵语 guna。德,乃所成之善;行,乃能成之道。有二义:(一)指功德与行法。金刚针论(大三二·一七一中):“是故戒...(名数)修行安乐者应离十种之恼乱:一、豪势,国王王子等也。二、邪人法,外道之法也。三、凶戏,凶恶之游戏也。四...(譬喻)智慧能断烦恼绝生死之绊,譬如利剑。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心地观经八曰:法宝犹如智慧利剑...眼等六根为漏出种种烦恼和进入种种妄尘之门户,故称根门。...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一心为根本。他这个观法跟《大乘起信论》非常接近。《大乘起信...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有一子,年约十二、三岁。当长者夫妇往生时,其子年纪尚幼,不...
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如果我们现在已经种下种子,有了善根;或者来生的善根不坏,又能遇到地藏菩萨、念地藏...一个村庄坐落在沙漠地带,村人赶集必须穿过那片气候无常的大沙漠。沙漠中行路很难,即便是本村人,也常常会迷路。因...
一、古代放生与现代放生之乱象 据经典记载,救护生命是佛陀教导的护生理念。当一些动物碰到生命危险时,正好被出家...
一个人的举止是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是反映现代人涵养的一面镜子。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人的行坐举止有良...
周利槃陀伽,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故。姿性鲁钝,惟诵半偈,证罗汉果。《弥陀略解圆中钞》 这是介绍十六位...问: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似乎用在禅修居多,只要一发现自己在打妄想,就立刻回到方法上;如果一任自己随着妄...
乱相乱体
【法相辞典】
【乱相乱体】 p1253
上篇:损力益能转 | 下篇:钵所摄 |
(1592~1665)李氏朝鲜时代僧。京畿通津人,俗姓柳。号枫潭。十六岁随妙香山性淳出家受戒,参学天冠山圆澈。后还妙...
戒疏
授戒会
融三世间十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
三才配三世间
怀素(625—698)
捡挍
德行
十恼乱
智慧剑
根门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慧不贪欲

心很散乱,念圣号是最好的方法
为别人留一条路

积极护生,如法放生

行坐举止的礼仪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