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九卷八页云:又阿罗汉,遍于三世所知事中,不能率尔作意便解;是故智见、说名有着。不能一切无余正解;是故智见说名有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谓诸佛自利之德。为“悲门”之对称。诸佛万德可分别为悲智二门,其中,一切自利之德为智门,一切利他之德为悲门。 ...(术语)Praveśa,译曰入。十二入之入也。因明大疏一曰:钵罗吠奢,翻入。梵语杂名曰:入,钵罗尾舍。...由发菩提心而生起归依佛、法、僧之一念,以趋向菩提。 p51...(人名)Divākara,中印度人。译曰日照。唐则天武后时来,于弘福寺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华严纲目曰:中天竺藏法师地...子题:法护、衣食护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明依止正行,分二:一,七种共行法,二,三种别行法。(一、释本宗行相...全一卷。又称宝生经。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先引述陀罗尼,后阐明其功德,谓若诵此陀罗尼而满七日...(譬喻)譬人命之危。涅槃经一曰:是身易坏,犹如河岸临峻大树。慈恩传九曰:众缘和合,念念无常,虽岸树井藤不足以...指对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贪欲。中阿含经卷三十三(大一·六三四下):“即彼座上去,雄猛舍尘欲。”[大...(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因之过名。为因异喻一分通,同品全分通者,以其一分通于异喻使宗不定也。见入正理论,...二十五有者,总言六道生死,别言二十五有也。因果不忘,故名为有。略云三有:谓欲、色、无色也。或云九有,三界分九...指唯识宗所说“法处所摄色”中之自在所生色。乃“业果色”之对称。即以前世之异熟因为因,所招感之果报色。亦即凡圣...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清朝陆岫梅,六品官吴昌濂的妻子,江苏苏州人。一生乐善好施,广修供养,曾经出资三万两银子造佛像,每年用很多钱去...
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取相。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由于我们个人的业力,...有一天,释尊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日影稀疏的筛进林中,除了微风拂过树梢的轻响外,没有其他声音,有时连风都沉寂了...
善能观察真实道理之人,见到任何美好之人事物,无有贪欲;见到美妙之色,亦无瞋爱取舍。智者善能观真实之相,不为假...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供养三宝,供养时指定这些钱要做什么,一指定了它只能做这个他不知道这个因果。 在寺院上讲打油钱不能打醋,油很多...轮跋,是一位年轻的求道者,被人世间存在的历历可数但又无法解释的不平等现象搞得迷惑不解。他来到佛陀跟前,向佛陀...
汝何不明道理,一至于此。目疾发生,不知忏悔宿生此生一切恶业,乃归之吃素。然则吃荤之人,便绝无目疾乎。汝以吃素...
智见有着与智见有碍
【法相辞典】
【智见有着与智见有碍】 p1154
上篇:智与慧四句分别 | 下篇:最胜灭 |
【含笑先言】 p0710 世亲释五卷二十一页云:言含笑者,舒颜往来,作饶益事。...
智门
钵罗吠奢
一念发起
地婆诃罗
依止七种共行法
宝生陀罗尼经
岸树
尘欲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
二十五有
定果色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清朝陆安人往生的案例

颠倒妄想形成的三个次第
找迷失的自己

淫女惑人成骷髅

心念一转,极乐就在您眼前

供养三宝的钱,最好别指定用途
世间为何会有种种的不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