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十三卷五页云:异熟生眼,亦有二种。谓善业异熟,不善业异熟。问:为善业异熟眼、见色胜?为不善业异熟眼、见色胜耶?答:善业异熟眼、见色胜。如菩萨转轮王等眼,是善业异熟故。若约相续;或有不善业异熟眼、见色胜;非善业异熟眼。如龙王等眼、见色胜人。如眼、耳、鼻、舌、身、亦尔。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禅林之语,谓晚参之前也。...瞋恚忿怒之意,于贪、瞋、痴三毒中称为瞋毒。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下):“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名数)一佛部,即诸佛之咒。二金刚部,即诸金刚神之咒。三莲华部,即诸菩萨之咒。四宝部,即诸天之咒。五羯磨部,...日本真言宗之教判。以十住心中,前九住心为显教,后一住心为密教,称为九显一密。(参阅“十住心”431) p162...(名数)法相宗于世俗谛开四重,于胜义谛立四重,世俗胜义,合为八谛。瑜伽论六十四明两种之四谛,唯识论九说胜义之...戒本疏·持犯方轨:“言作犯者,出家五众,内具三毒,我倒自缠,不思对治,鼓动三业,违教造境,名之为作。作与持违...【果能变】 p0810 成唯识论二卷七页云:二、果能变。谓前二种习气力故;有八识生现种种相。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合称三在。谓由“心”、“缘”、“决定”三点而论,五逆十恶之罪人仅由临终十念之功德亦得往生之说,绝不违背业道之...(术语)荆溪尊者释法华玄义所明之本迹十妙,立十种不二门,归结之于一念之心,以示观法大纲,发其深意。今以其本迹...师子王,又作狮子王。据宝雨经卷五载,菩萨因修十种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而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无不调伏;犹...(人名)凶人央掘摩罗Aṅgulimālya,译为指鬘,指鬘本名无恼。贤愚经十一曰:阿亹贼奇,晋言无恼。出曜经十七曰:...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我要回家了!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像我这么坏的人还能修行...
坐禅的过程和我们人生的经历一样,二者具有共性。刚开始头绪、想法总是很多,慢慢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直接,也越来...
昔日,佛陀曾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这世间有四种修行人,是哪四种呢?第一种人是身安乐心不安乐;...美国一次舆论测验,有一题为你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许多人认为,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从...
六字洪名,昙鸾大师说是清净法身,真实智慧。清净法身就是无量寿,真实智慧就是无量光。无量光寿就是实相。 所以我...
如果人们不相信有来世,不仅会导致很多的问题,也会影响他对死亡的看法。 前些年我们到印度去,看到恒河边有很多人...略说发心学禅行者,应须注意五法:一、闻。二、厌。三、愿。四、觉。五、勤。 一、闻者:愿乐闻法,以自照心,引生...
在诸种供养当中,法供养最为第一。那什么叫法供养呢?这里提出了七种来表述法供养的内涵。 第一种是如说修行供养。...
异熟生眼有二种
【法相辞典】
【异熟生眼有二种】 p1117
上篇:异生法 | 下篇:异性一性无二为相 |
指妨碍向上修道之障。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等八者,妨碍入于色界第四禅,故称之为八灾患。 p2983...
参前
恚怒
五部陀罗尼藏
九显一密
八谛
作犯
果能变
在心在缘在决定
十不二门
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无恼指鬘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圣严法师《从火坑里跑出来》

如实知自心

身心安乐之行
做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这句名号对我们来说,就是命根子

为什么人对死亡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学禅行者须注意的五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