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无想事云何?谓生无想有情天中,心心所灭。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听闻佛法而生之喜悦,或由思惟佛法而生之喜悦。与“法喜”同义。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一上):“王食麨蜜得闻...七种不招致衰退之方法。即:(一)惟经道,指无常观。(二)惟人生,指苦观。(三)惟精进,指舍离观。(四)惟谦虚,指无我...子题:共语相谏、展转相谏、展转相教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多论,问:‘如经中说,但自观身行,谛视善不善;今戒...【庄严体义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大庄严经论》,这是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中随烦恼】 p0361 成唯识论六卷十五页云:无惭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随烦恼。...(经名)一卷,失译。时有国王名梵摩难,其子均邻儒出家证果,因劝父使供养佛,当众僧临饭时,佛敕阿难说僧跋。...(一)位于河南洛阳以东十五公里之处,地当汉魏洛阳故城内。今为废寺,仅存部分塔基,及烧焦之砖块、佛像等。北魏时,...(术语)以论藏为宗旨者,如三论宗。又论家之异名。...梵语 dhyānāntara。又作中静虑、中间禅、中间定、中定、中间三昧、静虑中间。即初静虑与第二静虑中间之禅定。初静...声闻藏法菩萨藏法等,从如来法身所流。何因缘故以香鬘等供养恭敬菩萨藏法,便生广大无边福聚,非声闻藏法。以菩萨藏...(名数)梵网经所说,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见梵网经下...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问: 阿弥陀佛!我是第一次听法师讲经。通过这次参加禅修法会,我获得了很多的体验,十分感谢。本人是个门外汉,在...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_abnuta)的意译,也叫四界,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印度古...
陶侃是晋代名臣,虽处高位,却简朴、惜时。他身任官职,难免会有人送礼,当别人来送礼时,他会先问:礼物从哪里来?...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很慈悲,各位班首师傅的办道心切,加以各位大居士慕道情殷,大...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 众生反以苦为乐,甘住其中多失所。 臭皮袋里出头来,长养无明病成蛊。 蓦然三寸...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因取意而为之颂,以此自警...
问: 请法师开示,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请问法师该怎么办呢? 容通法师答: 当然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问: 师父,有的老师说满足所需就能幸福,有的却说远离物质才能幸福,到底怎么才能幸福呢?恳请师父慈悲开示。 慧广...
无想事
【法相辞典】
【无想事】 p1048
上篇:无色系 | 下篇:无量想 |
(术语)以香作佛形而烧之,谓之印佛。瑜伽行,舍遗之徒,有印佛读经之事。见真言修行颂二。...
法悦
七惟
相谏六种
庄严体义支
中随烦恼
梵摩难国王经
永宁寺
论宗
中间静虑
菩萨藏法
七逆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在家居士怎么样持守戒律

何为四大皆空

爱物惜生,物尽其用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中峰和尚劝念佛诗

【推荐】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