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五卷十六页云:现在死者:谓现在诸行没、乃至命根灭,故死。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trayo rā?ayah,巴利语 tayo rāsī。略称三聚、三际。“聚”即聚类、聚集之意。此系从求正果之修行立场所...【为性不好请问于他】 p1176 瑜伽七十一卷十四页云:由三因缘,为性不好请问于他。一、于法不善故。二、于义不善故...【真实】 p0918 瑜伽十三卷十七页云:云何真实?谓真如、及四圣谛。...(术语)欲界众生以散乱心所作之礼佛诵经等善根也。释门归敬仪中曰:且如欲有乱善,体封下界。...【观增上三摩地】 p1470 瑜伽九十八卷六页云:复有苾刍、如所闻法,如所得法,独处空闲,思惟筹量审谛观察。由此因...【身识界】 p0675 品类足论二卷十三页云:身识界云何?谓身及触为缘,生身识。如是身为增上,触为所缘,于身所...【不死矫乱论】 p0334 瑜伽七卷六页云:不死矫乱论者:谓四种不死矫乱外道。如经广说应知。彼诸外道,若有人来,依...乘是车乘,行者修佛道,如驾大白牛车,直达涅槃宝所,故名为乘。此十乘,虽标为十,只有一法,即观不思议境,其余皆...(术语)华严经之说时,华严宗依十地论定为佛成道后第二七日之说,天台宗依法华经判为三七日间之说。...谓正直之言语。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十载有四圣言,即:(一)不见言不见,(二)不闻言不闻,(三)不觉言不觉,(四)不知...又作真言三部、秘密三部、大日三部。乃密教三部经之略称。即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三部经典,为日本之台密所...大佛顶首楞严咒...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王阳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曾国藩曾这样评价他: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
时光如梭,在不知不觉中,一代宗师印光大师(1861-1940)已经离开我们七十周年了。七十年对人生来说是漫长的,当我...
在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天等六道轮回的众生中,人们对阿修罗的认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阿修罗的生...
佛法并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则的真理,既然能得到自在的果地,必有其自在的因地。因地是什么呢?即是观。...
我现在今年103岁,出家81年。我本来出家的时候呢,是为了了生脱死,所以出了家,受了戒,到高旻寺,驻在高旻寺住了...
在大乘佛法当中把修行人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偏重心力的修学。 有些人他平常修行不念佛的,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戒定慧来...功利思想弥漫的社会,一切都在向钱看。人们往往以收入多寡、职位高低来衡量人的价值。 我承认有钱的确好办事,但是...
无始以来,众生以颠倒分别妄执诸法为常,五欲为乐,自他众生实有存在,身体清净,即常乐我净,从而滋生重重烦恼,如...
现在死
【法相辞典】
【现在死】 p0951
上篇:现量 | 下篇:现前地 |
【不随欲苦中有七苦】 p0341 瑜伽四十四卷十三页云:不随欲苦中,复有七苦。一、欲求长寿;不随所欲,生短寿苦。二...
三定聚
为性不好请问于他
真实
乱善
观增上三摩地
身识界
不死矫乱论
十乘观
第二七日说
圣言
三部秘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王阳明的五大处世之道

印光大师的嘉德懿行与对净土法门的贡献

阿修罗的生命状态与投胎业因

果报的不同,源于认知的差别

本焕老和尚:这个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观照力是任何修行的一个根本法门
富商的快乐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