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七卷十三页云:云何常定一境修习不净?谓如有一、先以巧便、取于贤善三摩地相。所谓青瘀、乃至白骨;或骨琐相。即以此相、于现所得可爱境界;系念思惟。如前所取,后亦如是。又于内身、或自或他,观察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有爪;乃至便利种种不净。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淫戒制意 子题:诸戒制戒通意、制戒通意、大淫戒制戒别意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初制意,则有通别。(一、)...(经名)说比丘拔心中之五秽,解心中之五缚,宜修五法。见增一阿含五十六。...梵名 Bījak。宗教诗。印度神秘思想家、宗教改革家喀比尔(梵 Kabīr, 1440~1518)作,弟子巴戈达斯(梵 Bhago Dā...(名数)就修三种之四念处,而分三种之罗汉:一,慧解脱罗汉,修性念处,而破一切智外道之人也。二,俱解脱罗汉,修...(界名)念佛之言,虽通于诸佛,然诸大乘中念佛之言,独限于西方之阿弥陀佛。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众生往生佛国之誓...(术语)师资当面传授也。辅行一曰:面授口诀之言。禅源诸诠下曰:所修禅行似局一门,所传心宗实贯三学,况覆寻其始...檀是梵语檀那的简称,华译为布施,三檀就是财施、法施、无畏施。...【不现前供养】 p0333 瑜伽四十四卷二页云:若诸菩萨、于不现前一切如来及以制多,作如来想,普为三世一切如来、一...(人名)唐法相宗之开祖,玄奘三藏,住大慈恩寺,因名慈恩寺三藏。...【室缕多频设底俱胝】 西域记云:唐言闻二百亿。旧译曰亿耳,谬也。长者豪富,晚有继嗣,时有报者,辄赐金钱二...声闻乘法,不出四谛。四谛又名四圣谛、四真谛,为圣者所见之真理也。一苦谛、二集谛、三灭谛、四道谛。谛者真实不虚...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健康的肌体必须保持水分的平衡,人在一天中应该饮用7-8杯水。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第一杯水就显得尤为重要。清晨的...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
说到个缘字,这个缘因,就是因缘的缘,缘得有缘。佛对无缘者,无法度脱,无缘者难度。每一部经它含的内容、每一部经...俗话说:「开门七件事」,人没有钱不能生活,工作所得的薪水可以维持生活所需,而工作本身因此就有了意义。仔细想想...
《无量寿经》在大乘佛典当中的独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的翻译的情形,我们就看到这部经典的重要性。 这种重要性从两...
每次去爬山,总会遇到一对恩爱的老情侣。渐渐地,有点熟了! 今天在半途的凉亭休息时,凑巧,一下子,老先生夫妇也...
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佛陀也在各种经典里面一再强调要我们精进,比如在《大方广宝箧...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几种记载: (1)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地藏菩萨那时...
常定一境修习不净
【法相辞典】
【常定一境修习不净】 p1012
上篇:常居树下 | 下篇:教教授 |
【悲愍】 p1172 显扬二卷二十页云:悲愍者:谓如是已发心菩萨、于十方世界或三种退堕苦有情,或五趣定苦有情,或四...
大淫戒制意
心秽经
赞歌集
三种罗汉
西方净土
面授
三檀
不现前供养
慈恩寺三藏
室缕多频设底俱胝
四谛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早晨第一杯水该怎么喝

【推荐】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每部经因缘不同,没缘的就听不到
圣严法师: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

《无量寿经》十二次翻译带来的启示

世间的一切,都是借我们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