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七卷十四页云:复次由二相故,显无常义。一、依大乘道理相,二、依声闻乘道理相。谓非有义,及其相灭坏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虚妄分别】 p1167 成唯识论作卷十七页云:有漏心等、不证实故;一切皆名虚妄分别。 二解 如五种想分别相中说。...(术语)具曰息世讥嫌戒。谓止世人忌嫌之戒律。其事性质上为恶,谓之性重戒。其事之性质,虽不敢为恶,而世人之见,...(人名)禅宗东土之第二祖慧可禅师也。...又叫三斋月,即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从早到晚,每日不过中食之戒。长斋是在那个月份里长续持斋的意思。...【劫比他国】 p0705 西域记四卷十八页云:劫比他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气序土宜,同毗罗那拿国...(术语)四谛之一。三界生死之果报,毕竟苦患,无有安乐之性,此理决定真实,谓之苦谛。...梵语 svapna,巴利语 supina。于睡眠中,心、心所(心之作用)对于对象(所缘之境)所呈现出之种种事相,犹如见现实...大乘之人,信世间种种差别之现相,其本体一如平等,无二无别,不变不异。虽本平等,然随种种殊缘,能成一切差别之相...(术语)道之名,通于因果。大乘道即佛果也。胜鬘经曰:此究竟者入大乘道因。同宝窟下末曰:此名佛果为大乘道,与佛...(术语)谓堕落于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邪正不二,善恶一如等说之圆实理谈而破戒行流于放逸也。...全一卷。又作坚意经、坚心经、坚经。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148~170)。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记述...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善无畏,是大唐盛世来自天竺的一个高僧,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尊崇,名遐中华。 善无畏,梵名戍婆揭罗僧诃,意为净狮...
一般我们爱一个人,我们不敢看,我们觉得不好意思,不可以这么残忍,我们是这种想法。你讨老婆,你整天想你老婆拉大...一、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
如果我们有志于了生死求生净土是一个出离三界的,你对三界的妄想太执着会障碍你往生。 往生我们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
一百多位参加庐山东林寺十天百万佛号闭关的莲友,在闭关中心香光殿进行出关大回向和三个多小时的交流分享,十六位师...什么叫做佛事? 广义的说: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事、成佛之事,都叫做佛事。佛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祗要你能...
一般人对家亲眷属都是很亲爱的喽,没有问题。对冤家对头呢,对冤家对头他就有瞋恨心了。这个冤家对头就不想见面呐,...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依三宝之后,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任何人发心学佛都可以皈...
无常义
【法相辞典】
【无常义】 p1052
上篇:无离法 | 下篇:无有爱 |
(真言)两手外缚,竖二中指相合也。真言曰:唵(归命)三昧耶(平等)萨怛鍐(入我我入)见真言句义钞中。...
虚妄分别
讥嫌戒
二祖
三长斋月
劫比他国
苦谛
梦
所信之事理因果
大乘道
圆实堕
坚心正意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天竺高僧善无畏

遇到美色要念这三个口诀
拜佛的十种功德利益

出离三界必须要做两件事情

在世间唯有这一句佛号最珍贵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做佛事》

老是碰到跟你过不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