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记二卷九页云:龙池东南行三十余里、入两山间,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高百余尺。是释迦如来悬记当来慈氏世尊出兴之时,自然有四大宝藏。即斯胜地、当其一所。闻诸先志曰:或时地震,诸山皆动;周藏百步,无所倾摇。诸有愚夫、妄加发掘;地为震动,人皆顚仆。傍有伽蓝,圮损已甚。久绝僧徒。城北十二三里、有窣堵波。无忧王之建也。或至斋日,时放光明。神花天乐,颇有见闻。闻诸先志曰:近有妇人、身婴恶癞,窃至窣堵波,责躬礼忏。见其庭宇、有诸粪秽,掬除洒扫,涂香散华,更采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斯胜地也,是如来在昔修菩萨行、为大国王、号战达罗钵剌婆;(唐言月光)。志求菩提,断头惠施。若此之舍、凡历千生。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959-1020)宋时高僧,为净土宗第七代祖师。俗姓颜,钱塘人。宋淳化中,住南昭寺,结净行社,领导念佛,王文正公旦...(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佛在恒伽河边,为众生怖死,集十方佛,同声说咒,次说坛法。...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载,即:(一)破欲着,指人于好色多起贪欲,若观色为无常、不净等,则不生贪着之心,而得解脱之乐...(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数息观等之法。...【不杀生】 杀生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乃十恶业之一,亦为五戒之一,八戒之一, 十戒之一。依《大智度论》卷...【善通达】 p1139 瑜伽八十四卷五页云:善通达者:如实知故。 二解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二页云:善通达者:尽所有性故...(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之西方南端,密号曰大明金刚,离染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又名甘露光菩萨,为赤肉色,右...(名数)毗伽罗论等之十八也。...(术语)又谓之接生戒,饶益有情戒。三聚净戒之一。以摄一切众生而饶益之为戒法者。...亦名:不藏物塔中戒开缘、塔中藏物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藏物塔中戒。除病,为坚牢故藏,余难缘如上。”...【茶阇他】 秦言不热。大品茶字门,诸法茶字净故。论曰:即知诸法无热相。华严唱茶(徒解切)字门,名曰普轮。...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佛顶首楞严咒...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的主人。舌头照命令行事,说些我们想要说的话,而不是它要我们...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我们是怎样生起妄心呢?因为...
在《法华经》,佛陀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产事业,也没有资产。没有资...
往昔,佛陀行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世尊告诉诸比丘:生病之人,若做了五件事,将导致长期卧病在床,无...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敷衍了事。就是好像自己也有功课也念佛,但是生死心不切,心...
过去世尊常在恒河边游化,广说法要。每当世尊说法之时,都有无数天龙、鬼神、国王、人民,乃至飞鸟走兽,前来听法。...
梵室偶谈 七则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然则参禅、念佛、止观、皆方便也。既谓之门,安得同?若知全性起修,全修在...
疾病由来是药方,深知生死是无常。 重刑受过悲牢狱,剧苦尝来厌革囊。 念念弥陀休背觉,心心极乐愿还乡。 何时得受...
舍头窣堵波
【法相辞典】
【舍头窣堵波】 p0976
上篇:舍多寿行 | 下篇:众合大那落迦 |
【超越入诸等至】 p1171 瑜伽十二卷四页云:复次云何超越入诸等至?谓卽于此、已得圆满清白故;从初静虑无间,超入...
省常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
二种破着
法观经
不杀生
善通达
无量光菩萨
十八经
摄众生戒
藏财物佛塔中戒开缘
茶阇他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培养说话的技巧

可怕的是死亡之后事情还没解决

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

能做到这五件事,病人便能早日痊愈

净土行人信愿不真切的表现

虾蟆虔心闻法,感生天上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