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理趣者:当知六种。一者、真义理趣,二者、证得理趣,三者、教导理趣,四者、远离二边理趣,五者、不可思议理趣,六者、意趣理趣。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譬喻)密教之法门以定慧一双配于左右。弓为定之标帜,矢为慧之表示。爱染明王所持之弓箭是也。...三乘共十地的第四位,相当于声闻乘的预流果。...(地名)吴孙权,依康僧会而信佛,始建寺,号建初寺,其地名佛陀里,自是江左大法兴。见梁僧传二(康僧会传)。...【粗陈体义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大乘五蕴论》,这是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境事,而以无...禅林用语。指大休大歇之境地。谓心意识之作用,拂除一切思虑分别,脱却迷妄,住于大安乐之境界。修心诀(大四八·一...【沙弥】 南山沙弥别行篇云:此翻息慈,谓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群生也。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菩萨)此菩萨,于药师经后半说念药师如来可免苦难灾厄,且详示供养药师如来之法式。...【思我有无成二过失】 p0853 显扬十七卷八页云:论曰:不应思我,若有若无。何以故?成二过失故。若思为有;卽...【二种道】 p0022 世亲释八卷十六页云:二种道者,一、资粮道,二、依止道。资粮道者,谓施戒忍,及与精进,波...小乘四波罗夷之第三,大乘十重禁戒之第一。在戒律中,属罪之最重者。盖大乘禁止断丧有情之生命,小乘则特别重视人命...亦名:毗叶罗如来略戒经 子题:不谤、不嫉、策修之慧、行本、四修、毗叶罗佛、毗舍浮佛、鞞恕附佛、随叶佛 含注戒本...(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清朝末年,江苏常州天宁寺有位冶开老和尚童真出家。这位老和尚在天宁寺十四岁就站在凳子上敲大鱼,还是个小沙弥呢!...说起老,常会有人想起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等词,仿佛老就是衰败,就是调零、就是不幸。其实,此念差矣!同是描写老,...
一、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从培养慈悲心的观点出发,佛陀希望我们要不杀生;从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尊重他人的财富出发...印造经典:以印造佛所讲一切利益人天教典,以及圣贤大德的一切善书。佛教是佛对九法界众生的教育,其教典使我们见贤...
必有容,德乃大, 做人一定要心胸开阔,涵容一切,才能成就德行的广大。容包括的范围很广:对于别人的过失要能宽容...一位屡遭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普济寺,慕名寻到道生长老,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容易打妄语;有时修行人为了名闻利养,也会打大妄语。例如自...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我求...
理趣
【法相辞典】
【理趣】 p1036
上篇:毕竟无般涅槃法 | 下篇:猛利乐欲 |
指左侧。凡面向堂外时,己身之左边称为左间。即上间,指尊位。座位以左侧为上,乃中国古来之制。(参阅“上间”721...
慧矢
见地
佛陀里
粗陈体义支
大休歇底
沙弥
救脱菩萨
思我有无成二过失
二种道
不杀生戒
第三佛略教偈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天宁维那十六岁,功夫相应付饭债
年迈不可怕,只怕心态老

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印经可得五种福报

【推荐】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推荐】品茶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